公斋四咏.小松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

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

先愁被鴳抢,预恐遭蜗病。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

磥砢不难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和成长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小松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精神的赞美。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棵矮小却倔强的小松,被移植到了白云间的小径之上,它直立向上,似乎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争和束缚。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这里,小松的叶子像龙须一样强健,枝条却又如鹤腿般脆弱。它似乎还没有发出清晰的声音,而它的色彩也尚未固定下来。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先愁被鴳抢,预恐遭蜗病。" 小松在阴凉中成长,它的小枝条如同小芝盖一样,细腻而生长,但诗人却为它的未来担忧,害怕它会被虫蛀侵蚀或者遭受疾病。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磥砢不难遇, 在保晚成性。" 幸运的是,小松已经在大地上扎下了根,而且避免了孤独漂泊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会遭遇坎坷,但只要守护好自己的本性,就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达到完善。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种决心,一旦有了成就,就要建造一个明亮的殿堂,即使需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这首诗通过小松的形象,传递出了坚持自我、不断进取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信息。诗人以小松为镜,映射了自己对人生和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期许。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公斋四咏.小桂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

歘从山之幽,斸断云根移。

劲挺隐圭质,盘珊缇油姿。

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

棱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

影澹雪霁后,香汎风和时。

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

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公斋四咏.新竹

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

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

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

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

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

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

一玩九藏冷,再闻百骸醒。有根可以执,有?可以馨。

愿禀君子操,不敢先凋零。

形式: 古风

公斋四咏.鹤屏

三幅吹空縠,孰写仙禽状。

䯔耳侧以听,赤精旷如望。

引吭看云势,翘足临池样。

颇似近蓐席,还如入方丈。

尽日空不鸣,穷年但相向。

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

貌既合羽仪,骨亦符法相。

愿升君子堂,不必思昆阆。

形式: 古风

太湖诗(其三)入林屋洞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

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

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

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洞气黑昳?,苔发红鬇鬡。

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

攀缘不知倦,怪异焉敢惊。

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横。

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

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

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

有时若服匿,偪仄如见绷。

俄尔造平澹,豁然逢光晶。

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

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

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

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经。

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琼。

期之以万祀,守之以百灵。

焉得彼丈人,窃之不加刑。

石匮一以出,左神俄不扃。

禹书既云得,吴国由是倾。

藓缝才半尺,中有怪物腥。

欲去既嚄唶,将回又伶俜。

却遵旧时道,半日出杳冥。

屦泥惹石髓,衣湿沾云英。

玄箓乏仙骨,青文无绛名。

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

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

却憎造物者,遣我骑文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