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
有山堪结屋,无地可容尘。
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
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闲居自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豁达,以及他对现世荣辱和亲疏关系的淡然态度。
"荣辱不关身"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状态,能够超越世俗的荣耀与耻辱,不再让这些外在的评价影响到自己的内心。"谁为疏与亲"则是对那些基于利益而变化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嘲讽,诗人认为这种关系不值得去在意。
"有山堪结屋"描绘了一种隐居生活的景象,有山可以作为建筑房屋的依托,这里的“屋”代表了一个安静、自足的精神世界。"无地可容尘"则是说心中已经没有空间容纳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白发偏添寿"表达了一种对生命自然流转的接受,白发是时间的印记,也代表了岁月带来的成熟和智慧。"黄花不笑贫"则展示了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满足,黄花可能象征着简单而平凡的美好,即使是在贫穷中也能找到快乐。
"一樽朝暮醉"表达了诗人享受简朴生活、饮酒以忘却世俗烦恼的心境。一樽代表了一种量度,一天到晚都沉浸在这种自我放松的状态中。"陶令果何人"则是对历史上著名隐逸陶渊明(人们习惯称他为陶令)的致敬,诗人可能觉得自己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的隐居生活理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以及对简单、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日长鼓腹爱吾庐,洗竹浇花兴有馀。
骚客空传成相赋,晋人已负绝交书。
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今日思来总皆罔,汗青功业又何如。
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
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
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
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
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
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
旧点痕犹浅,新巢缉尚低。
不缘频上落,那得此飞栖。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
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
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