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山书院钟铭

晨昏二十四敲钟,声彻前峰并后峰。

试问岩岩诸学士,已闻曾与未闻同?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山中书院清晨和黄昏时分钟声悠扬的情景。"晨昏二十四敲钟",简洁地表现出时间的流转和书院生活的规律性,二十四次钟声,涵盖了从早到晚的全过程。"声彻前峰并后峰",则通过钟声的回荡,展现出书院所在之地的山势峻峭,以及钟声的深远影响,仿佛连山峰都被唤醒。

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试问岩岩诸学士",向那些在陡峭山岩上刻苦攻读的学子提问,询问他们是否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钟声,是否对它习以为常。"已闻曾与未闻同",暗示无论新来者还是老生,都同样能感受到这钟声带来的宁静与警醒,它是书院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钟声为线索,寓含了对学问追求的坚韧不拔和对教育环境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知识与学术的敬重。

收录诗词(43)

薛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朔州道

柳枝侵夏意仍怯,山麓出泉寒不流。

我已十年穿虎窟,地今四月尚狐裘。

思乡路远频挥泪,报主身轻何所忧。

不惜千金求死士,雕戈直向古丰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旅馆秋日怀旧隐(其二)

此日东篱菊放时,故人怀我正裁诗。

玄晖疑有春池梦,潘岳应多秋兴词。

汐落沧洲鲳鳜晚,霜寒梅岭橘橙迟。

遥思清夜山阳会,玉笛声残月未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宫词四首(其一)

良家初入未承恩,谩著罗襦锦凤纹。

独向深宫倍萧瑟,不知何处望春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戊午除夕

屈指当年惊戊午,今年戊午益堪伤。

甘泉烽火三韩急,濒海风涛八月狂。

复以梧摧增涕泪,更于星变转仓皇。

幸当此夕销除尽,坐待明朝瑞气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