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头城

春潮不到石城脚,十丈楼船浅沙阁。

楚天衮入秦淮流,白日黄尘亦冥漠。

胡儿走马沙上归,青兕豪猪载毡橐。

旌旗不动弓矢闲,百金砗磲作璎珞。

龙盘虎踞天地静,稽首清明可终托。

当时被发饮此水,铁骑如山照秋郭。

鸟惊兽骇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

三山砥砺水濯磨,万夫相望在雕鹗。

东风两鬓今萧萧,何当以此叩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春天的潮水没到石城的岸边,高大的船只搁浅在浅沙滩上。
楚地的天空与秦淮河融为一体,白日里尘土飞扬,一片昏暗。
胡人骑兵在沙地上驰骋归来,战利品装满青兕和豪猪的皮囊。
战旗静止,箭矢闲置,贵重的砗磲制成华丽的装饰。
龙盘虎踞之地此刻宁静,清明之时可以寄托希望。
当年披散头发的人喝过这里的水,铁骑如山映照着秋日的城郭。
飞鸟惊慌,野兽逃窜,人们不知所措,仿佛天意要用鲜血洗净伊水和洛水。
三座山峰经风雨打磨,万众目光聚焦在雕鹗之上。
如今东风吹过,两鬓已添白发,何时能在此景中寻求答案?

注释

春潮:春天的潮汐。
石城脚:石城的岸边。
十丈楼船:高大船只。
浅沙阁:浅沙滩上的建筑物。
楚天:楚地的天空。
秦淮流:秦淮河的水流。
冥漠:昏暗、迷茫。
胡儿:指北方游牧民族。
青兕:古代传说中的猛兽。
豪猪:一种有刺的哺乳动物。
稽首:古代跪拜礼。
铁骑:骑兵。
秋郭:秋天的城市城墙。
伊洛:古代河流名,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砥砺:磨砺、锻炼。
雕鹗:猛禽,比喻杰出人物。
两鬓:两边的鬓角。
寥廓:广阔无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潮未至时石头城的景象,楼船搁浅于浅沙之上,暗示了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诗人通过"楚天衮入秦淮流",将广阔的天空和浩渺的江水相连,营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接下来,描述了胡人驰骋沙场的场景,以及战利品的展示,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胜利者的骄纵。

"龙盘虎踞天地静",石头城地理位置险要,仿佛龙盘虎踞,象征着其历史的厚重和静默。诗人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希望在此地找到安宁的依托。然而,回忆起过去战火纷飞的岁月,人们被发披肩,铁骑如山,秋日城郭映照着战争的阴影。

"鸟惊兽骇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生动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恐慌和破坏,暗示着历史的悲剧。诗人感慨万千,石头城的砥砺与沧桑见证了无数的兴衰变迁。

最后,诗人以个人的衰老和对未来的期待作结,"东风两鬓今萧萧,何当以此叩寥廓",表达出对和平与超越时空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石头城的历史沉淀和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张以道(其一)

阿兄书到梁,尽岁室悬磬。

公无苦诗穷,我固待天定。

扶持共竹语,寂寞扫花径。

须公说江湖,小雨狎鸥瞑。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答张以道(其二)

莳橘数百本,卜居东南岗。

足书又足食,千里鱼相忘。

功名丈夫事,步武青云乡。

绿发早归来,钓丝理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谢陈思远画山水

莫年爱山心,已作铁样顽。

晨光与意会,起行适沧湾。

峡深石固削,水落树自闲。

腕中百斛力,屋底声潺潺。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赋杨知县道夫四知堂

万家即吾庐,一室诚吾身。

窗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

心语驷奔轶,风行牛斗嗔。

吾今亦忘我,何者为一尘。

起看屋角悬,聊当座右箴。

我初衣坏絮,疾驱荆棘林。

针孔与线蹊,老眼亲补纫。

而今著襦裤,左书而右琴。

吾儿亦温饱,鞭箠亡呻吟。

唯馀故时习,诗病山水淫。

会当更祓除,两楠共森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