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亭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

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不注重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又怎能期望与天道相抗衡?
身处异乡,无法回到故乡,十年的努力却未能实现归乡的愿望,徒有拔山之名。

注释

不修:不培养。
仁德:仁爱和道德。
合:符合。
文明:社会文明规范。
天道:自然法则或天意。
拟力争:试图与之抗争。
隔岸:对岸,此处指异地。
故乡:家乡。
归不得:不能返回。
十年:长时间。
空负:白白地承担。
拔山:形容力量极大,如拔山举鼎。
名:名声。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回归故乡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个人功名与道德修养的深刻反思。首句“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的德行修养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思考,认为没有修身养性的德行是难以与宇宙之道相符合的,也无从强求天道的公正。

次句“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则抒写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去的痛苦。尽管有“拔山”的豪迈壮志,但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只能空怀一腔热情,这种矛盾的心境充满了无奈与自嘲。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长,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个人德行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63)

汪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 字: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息国

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

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晋河

风引征帆管吹高,晋君张宴俟雄豪。

舟人笑指千馀客,谁是烟霄六翮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桐江

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

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破陈

猎猎朱旗映綵霞,纷纷白刃入陈家。

看看打破东平苑,犹舞庭前玉树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