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郊天

忆向郊坛望武皇,九军旗帐下南方。

六龙日驭天行健,神母呈图地道光。

浓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

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回忆起在郊外祭坛仰望武皇,他的九军大旗在南方飘扬。
太阳驾驭着六龙,象征着天道的刚健,神灵母亲展示出地下的光明图象。
在温暖的气氛中,草木生长,人们在烟雾缭绕中喜爱美酒。
直到现在耳边还回响着箫韶的乐曲,只能羡慕那在瑶池翩翩起舞的凤凰。

注释

郊坛: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武皇:对皇帝的尊称,可能指某位有威严的君主。
六龙:古代神话中的天帝驾车之龙,象征天威。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面,诗人通过对过往景象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伟大武功的赞美之情。开篇“忆向郊坛望武皇”即点明主题,诗人站在郊外的高台上遥望着武皇(唐太宗李世民)的雄姿,这里“武皇”不仅是对帝王武功的一种称呼,也暗示了其强大统治力和军事才能。

接下来的“九军旗帐下南方”则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阵图,九军即唐太宗亲率的九支精兵,其军队的旗帐(即军帐)布置在南方,这不仅是对武皇统领下的雄壮军事力量的一种展示,也象征着其对国家的全面控制和强大防御能力。

“六龙日驭天行健”中的“六龙”,通常指代天子乘坐的龙车,或者比喻帝王的威严与神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武皇驾驭乾坤、统治四方的赞叹之情。紧接着,“神母呈图地道光”则是对唐太宗及其母亲太穆皇后在宫廷中享受荣华的一种描绘,通过“神母”一词,也彰显了诗人对于武皇家族崇高地位的尊敬。

“浓煖气中生历草”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写,“浓煖”的春日阳光下,一切生命力得到滋养,万物复苏。“是非烟里爱瑶浆”则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中美好的回忆和留恋,这里的“瑶浆”,或指代古代传说中的仙酒,象征着纯洁与甘甜。

最后,“至今满耳箫韶曲”则是对唐太宗时代的音乐艺术的一种怀念,箫韶曲即古代宫廷中演奏的乐曲,这里通过诗人耳边回响的乐声,表达了对于那个时代文化繁荣景象的无限眷恋。最终,“徒羡瑶池舞凤皇”则是对那一时期美好场面的向往,诗人通过“瑶池舞凤”这一仙境般的意象,表达了对于古代盛世的无限向往之情。

综观全诗,不难看出诗人的历史感怀与文化自豪。通过对武皇时代景象的描写和回忆,诗人展现了个人对于过往辉煌时期的缅怀,以及对于国家强盛、文明进步的深切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古鉴

古鉴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

隐山道士未曾识,负局先生不敢磨。

曾向春窗分绰约,误回秋水照蹉跎。

世间纵有应难比,十斛明珠酬未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过薛舍人旧隐

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

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

墙蒿藏宿鸟,池月上钩鱼。

徒引相思泪,涓涓东逝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巫山怀古

十二峰峦斗翠微,石烟花雾犯容辉。

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梦稀。

银箭暗凋歌夜烛,珠泉频点舞时衣。

谁伤宋玉千年后,留得青山辨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

横笛临吹发晓军,元戎幢节拂寒云。

搜山羽骑乘风引,下濑楼船背水分。

天际兽旗摇火燄,日前鱼甲动金文。

马毛不汗东方靖,行见萧何第一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