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往时初渡江,颇爱江南美。

谁知坐卧间,思及烟波里。絮逐?鱼繁,豉添莼线紫。

君行语风物,到日应相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判官即将前往江阴任职的离别之情。首句“往时初渡江,颇爱江南美”回忆了过去王判官初次过江时对江南美景的喜爱,流露出对友人过去的美好记忆。接着,“谁知坐卧间,思及烟波里”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江南的烟波浩渺,透露出深深的怀念。

“絮逐?鱼繁,豉添莼线紫”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想象友人在江阴的生活场景,江面上飘荡的柳絮和鱼群,以及餐桌上的美味——紫色的莼菜羹,都展现出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暗示了友人的生活将会充满诗意。

最后两句“君行语风物,到日应相似”,诗人祝愿友人到达江阴后,能感受到同样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江南风物的认同。

整首诗以江南美景为背景,通过回忆与想象交织,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对江南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

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

务国不务民,傥有安得用。

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

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形式: 古风 押[宋]韵

送王言秀才归建昌

来时槐开花,去日木陨叶。

作赋未得荐,著书已盈箧。

旧居近仙坛,独往遇农馌。

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送王宗望罢宣城尉归京

南土梅已黄,北人舟竞发。

去意方若渴,望林殊未歇。

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

行闻拜卿属,恩下苍龙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

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

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

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

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

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

君当访其迹,更葺安旧牌。

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

然后酿井泉,吟醉前人偕。

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形式: 古风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