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店题壁四首(其四)

历尽青山怨路遥,带围渐减旧时腰。

南方香草徒惆怅,北地花枝更寂寥。

此去亭旗休画壁,从来司马惯题桥。

夜阑不作还乡梦,起剔残灯续解嘲。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旅店题壁四首(其四)》由清代诗人华蘅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旅人独处异乡的愁绪与感慨。

首句“历尽青山怨路遥”以“历尽”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跋涉过无数山岭,却仍感道路漫长,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怨恨与无奈。接着,“带围渐减旧时腰”一句,通过身体的变化,隐喻着时光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南方香草徒惆怅,北地花枝更寂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将思绪从眼前的景物引向更广阔的时空,南方的香草和北方的花枝,都成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然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只能引起诗人的惆怅和寂寥,无法慰藉内心的孤独。

“此去亭旗休画壁,从来司马惯题桥。”这里借用了历史典故,司马指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他曾经在洛阳桥上题诗。华蘅芳在此处表达了自己不同于左思的处境,暗示自己不会像古人那样轻易地在旅途中留下痕迹,而是选择了更为内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夜阑不作还乡梦,起剔残灯续解嘲。”夜深人静之时,诗人无法入眠,心中满是归乡的渴望,但现实的羁绊让他只能面对现实,于是他点亮残灯,继续用文字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与嘲笑命运的不公。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86)

华蘅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齐河作

云气苍茫黯海漘,征车历辘古河滨。

无须灵镜驱山魅,只少明珠避路尘。

梦里家山喧鼓角,雨中楼橹蔽荆榛。

鲁连不作田横死,屈指论才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一)

海角孤城屡戒严,摩挲箧底旧韬钤。

上书已分裘终敝,去国翻成突不黔。

越俗竟无遗蟹稻,吴都犹自榷鱼盐。

蓬莱总是蛟螭窟,云雾迷离莫久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二)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

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

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其三)

狐鼠凭依已十年,金陵王气渺如烟。

覆师痛戒前车辙,得势喧传下濑船。

拭目谛观新壁垒,潜心规略旧山川。

从今倚啸东门去,不是胡雏亦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