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九首(其二)拟孟郊

晓风有暴信,暮蝉无好声。

晓风与暮蝉,自与时节争。

独客辞故乡,推车谒梁城。

梁城道迢递,区区役吾生。

不如归旧山,藜藿安性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清晨的风带着猛烈的信息,傍晚的蝉鸣没有悦耳的声音。
清晨的风和傍晚的蝉,各自顺应着季节的变迁。
孤独的旅人告别故乡,推着车前往梁城。
梁城的道路遥远漫长,我的生活被琐事役使。
我宁愿回归那座旧山,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让心性得到安宁。

注释

晓风:清晨的风。
暴信:猛烈的信息。
暮蝉:傍晚的蝉。
好声:悦耳的声音。
独客:孤独的旅人。
辞:告别。
故乡:家乡。
推车:推着车。
梁城:地名,可能指某个城市。
迢递:遥远漫长。
区区:琐碎,微不足道。
役吾生:役使我的生活。
归旧山:回归那座旧山。
藜藿:粗劣的食物,代指简朴生活。
安性情:让心性得到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秋兴九首(其二)拟孟郊》,以晓风和暮蝉为引子,描绘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景象。"晓风有暴信,暮蝉无好声",通过对比晓风的猛烈和暮蝉的哀鸣,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离乡背井,长途跋涉去拜访梁城的艰辛,"独客辞故乡,推车谒梁城。梁城道迢递",流露出旅途的劳顿和对家乡的思念。

"区区役吾生"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仕途的感慨,认为自己的生活被琐事所累,显得微不足道。最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归隐之情,"不如归旧山,藜藿安性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都市喧嚣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秋兴九首(其三)拟韦应物

坐投林下石,秋声出疏林。

林间鸟惊栖,岂独伤客心。

物亦有代谢,此理共古今。

邻父缩新醅,林下邀同斟。

痴儿踏吴歌,娅姹足讹音。

日落相携手,凉风快虚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兴九首(其五)拟李白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蘋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霜风暗引芙蕖香,石上菖蒲三尺长。

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

木兰船上动江水,不觉鸳鸯带波起。

形式: 古风

秋兴九首(其六)拟玉川子

南州有病客,起卧北窗下。

玉兔衔光照清夜,故人别我京洛游,不寄一行三改秋。

秋色变冷客裘薄,渐觉衣袂寒飕飕。

作诗欲寄君,未语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一杯宽我千日忧。

眼前俗事何扰扰,此夕尽向杯中休,何必怀黄金印兮爵通侯。

形式: 古风

秋兴九首(其四)拟李贺

鱼鳞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璧。

白蘋风起吹北窗,尺鲤沉没断消息。

燕子将雏欲归去,沈郎病骨惊迟暮。

浓愁茫茫寄何处,万里江南芳草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