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

行云欲升天,流泉欲注地。

同焉出一山,由来心迹异。

高高下下一日中,水气转绿云光红。

朝云升天暮归岭,只有流泉去无影。

君不见,作霖他日遍九州,努力倘逢东海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行云》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行云和流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

首句“行云欲升天”,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行云赋予了向上的欲望,仿佛它正奋力向着天空攀升。接着“流泉欲注地”,则以相反的方向,描述了泉水奔腾不息,渴望填满大地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同焉出一山”一句,揭示了行云与流泉虽然方向不同,但都源自同一座山,象征着它们虽路径各异,却有着共同的源头。接下来的“由来心迹异”,进一步强调了两者在本质上虽同源,但在行为和内心追求上却大相径庭。

“高高下下一日中,水气转绿云光红”两句,描绘了一天之中,行云与流泉的不同景象。行云在阳光照耀下,或转为绿色,或映出红色的云光,而流泉则在不同的时间展现出高低起伏的变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朝云升天暮归岭,只有流泉去无影”则以朝云的升腾与暮归,以及流泉的持续流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的循环往复与永恒流动。

最后,“君不见,作霖他日遍九州,努力倘逢东海头”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希望如行云般汇聚成雨,滋润大地,造福九州,同时也鼓励人们要像流泉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懈,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一)留侯归汉图

君不见,竹冠布衣位至尊,汉家丞相非高门。

骊山罪徒满阙下,黥面盗首王皆真。

当时入关佐天子,三杰首数韩王孙。

留侯儒者固益上,讵能刀笔同时论。

秦凶竟从赵高匿,楚虐幸有项伯恩。

英雄归汉有本末,丹青照水颜疑神。

平生折节黄石公,我怀独有沧海君。

咸阳原争两竖子,冥冥者鸿竟离群。

始知高视出一世,四皓未免趋风尘。

留侯功成即乞身,心所师者真其人,赤松黄石何足云。

形式: 古风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二)伏生授书图

汉家龙兴及三世,高论六籍搜根株。

济南硕儒老犹在,遐算未断神疑输。

谁何作图貌奇古,牙齿剥落身须扶。

当时秦王厌章句,生也幸得逃其诛。

乾坤非常炙燔祸,灰烬尚欲生真儒。

峨峨执经门大夫,太常子弟秀者储。

《尚书大传》世有本,乃谓口授劳呫嚅。

千年此论出安国,更以隶佐亡蝌书。

我怀不以紫夺朱,兀兀起坐重披图。

还怜真本生已易,断篇何止将蒲姑。

形式: 古风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三)季布任侠图

君不见,辒凉夜半离法宫,豪杰扰扰黄尘中。

原尝春陵有家法,杀人乱世非英雄。

谁何要间佩两龙,短裘骏马羞雷同。

报仇结客尽一世,末路顾与曹邱通。

我怀嗤此田舍翁,兀兀一饮还千钟。

呜呼男儿不种东陵瓜,有酒亦浇剧孟家。

勋名生在死即尽,姓氏肯使余人夸。

披图怜君钟然诺,广柳车来容束缚。

一生幸免两头虫,令人千载悲丁公。

形式: 古风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其四)张苍治历图

挈壶失官晦朔忙,闰位不复归明堂。

专家历象弃灰烬,日角月齿凭荒唐。

伊谁守官柱下史,兀兀不语悲张苍。

缘知灭水复不久,早奉定历归兴王。

披图黍米绘极细,如汇六历分低昂。

百年星纪互得失,谭天口屈犹能张。

扶风著书首《尧典》,禆昼益夜差五商。

铜壶箭复减高密,迫促日驭无辉光。

我从太初引之长,稍减阴历还归阳。

谁推北辰定天纪,复需南正司总章。

天人当日理本一,古几至德来洪荒。

君官柱下得几载,闻见犹胜洛下黄。

何人更论五德定,汉兴可以追轩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