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秋兴(其三)

漭漭黄云覆白沙,铁衣万骑迫中牙。

毡裘逾漠烽才息,虎帐传餐士不哗。

金矢射糜寒碛远,玉鞭盘马夕阳斜。

凯歌入塞期非远,鹄望应怜百万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鸿儒的《京华秋兴(其三)》描绘了一幅边塞壮丽的战争场景。首句“漭漭黄云覆白沙”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沙漠上空,黄沙弥漫,云雾缭绕的雄浑景象。接着,“铁衣万骑迫中牙”描述了装备严整的骑兵队伍气势如虹地逼近敌阵,显示出军队的威武和决心。

“毡裘逾漠烽才息”暗示着战争刚刚结束,胜利的烟尘还未完全消散,而士兵们穿着毛皮战袍越过沙漠,纪律严明。“虎帐传餐士不哗”进一步刻画出军营中的宁静,即使在享用战利品时,战士们也保持肃静,体现出军队的纪律和团结。

“金矢射糜寒碛远”描绘了猎杀野兽的场景,箭矢破空,目标在遥远的寒漠之中,显示出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挑战。“玉鞭盘马夕阳斜”则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战士们驾驭骏马,手持玉制马鞭,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凯歌入塞期非远,鹄望应怜百万家”表达了对和平归乡的期待,预示着胜利在望,不久将凯歌高奏,回归家园,让无数家庭翘首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战争的壮烈与艰辛,以及对和平团圆的渴望,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16)

王鸿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浑源赴大同道中

仆从衣裘薄,溪山冰雪深。

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

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

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沁州道中

十年江左宦情阑,此日并门复强颜。

细柳依依标北道,生烟漠漠护前山。

数声清管鸣蛙沸,一点黄尘探骑还。

回首中原渺千里,白云飞处是乡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读东汉外戚传

金貂赫奕侍中家,恩托椒房宠莫涯。

连苑高楼临紫陌,倾城名妓按红牙。

君王自是光明烛,竖子终为顷刻花。

所惜覆车无戒者,青编常遣后人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至后三日雨雨连夜复三日

江南冬月气犹温,风雨潇潇至后繁。

钟阜云迷禅寺塔,秦淮潮上酒家门。

闲来访戴难乘兴,老去游吴易断魂。

何似乡关醉呼骑,短衣冲雪猎平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