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二日发宜春次王阳明韵

宜阳山前莎草痕,春泥释释水流浑。

客行远道无停毂,人拜新年不出村。

三日暄蒸北风作,清明阴霾江气昏。

野馆萧条亦足赖,梅花为我招吟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宜阳山前的自然景色与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宜阳山前莎草痕,春泥释释水流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山前的景象,莎草痕迹在春泥中显现,流水清澈而浑厚,展现出初春时节的生机与宁静。

接着,“客行远道无停毂,人拜新年不出村”两句,通过对比客人的长途跋涉与村民在新年时的平静生活,展现了不同人群在时间流逝中的不同状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处的一面。

“三日暄蒸北风作,清明阴霾江气昏”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三日的温暖被北风的来临打破,清明时节的阴霾笼罩着江面,暗示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野馆萧条亦足赖,梅花为我招吟魂”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简陋住宿的接受,以及梅花作为精神寄托的作用。梅花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象征着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美的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盘江次刘元瑞韵

逾冈陟岭兼多病,腊尽春来不记程。

瘴水巳知多客泪,穷山只是有人行。

缘崖昼雾愁俱黑,触马春花眼一明。

西蜀未知天下险,老夫筋力尽南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刘羙之太守赴铜仁

园柳何青青,江草萋以碧。

送子适万里,执手情脉脉。

嗟彼云中雁,翱翔依沙碛。

不为稻粱谋,何以有南北。

努力慎所之,悠悠岂终隔。

形式: 古风

早发巢县暮宿金城寺

烟霭市上青,霜露草根白。

日出鸡尚鸣,墟落溪南北。

涉野多寒风,枯杨何萧索。

山川莽迢递,岁晏道路迫。

王事苦未休,惨澹逾郡国。

暮逢禅房幽,且复舒枕席。

形式: 古风

送王阳明谪官龙场驿

白日野中微,浮霾结朝阴。

送子远行役,踯躅伤我心。

岂无良朋俦,不如子同音。

寂寞投穷荒,谁能念浮沉。

愿为双玉轸,相随丽瑶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