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昌黎读书台联

到此觅书声,问谁知一桂一松,佳荫都由贤者植;

愚忱通宠眷,即偶葺某山某水,温言亦荷圣人嘉。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描绘了阳山昌黎读书台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对知识的崇敬和对先贤的追思。上联“到此觅书声,问谁知一桂一松,佳荫都由贤者植”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寻觅知识之声的渴望,将读书台比作桂树与松树的佳荫,象征着贤者的智慧与教诲如同桂香与松风,滋养着后学,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下联“愚忱通宠眷,即偶葺某山某水,温言亦荷圣人嘉”则展现了对知识的谦逊态度与对先贤的尊敬之情。这里的“愚忱”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知与求知之心,“宠眷”则体现了对知识的珍视与渴望得到指导之意。“某山某水”象征着知识的广阔与深邃,“温言亦荷圣人嘉”则表明即使是最微小的知识点滴,也都能得到先贤的赞许与嘉奖,强调了知识无大小之分,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被尊重和鼓励。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读书台作为知识殿堂的神圣地位,更传递了对知识的热爱、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自我学习过程中的谦逊态度,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4)

徐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阳山县昌黎钓台联

三度入岭南,幼过始兴,晚出蓝关,此行当中岁之交,驱鳄文章犹在后;

数峰对江上,登贤令山,访同冠峡,我欲起功曹而问,叉鱼诗句殆其时。

形式: 对联

阳山盛文社学联

登读书台,坐钓鱼矶,愿诸生讲解切磋,贾岛刘义,俱向韩门称弟子;

从田间来,冠天下士,看此后文章经济,麟图凤阁,胜于洛社有文章。

形式: 对联

韶州试院联

舜乐此九成,至今灵石琤琮,如有笙歌起天半;

唐贤岂专美,自得曲江提倡,至今风度冠南中。

形式: 对联

南雄州试院联

斗南六曜拱三台,迎来阙下恩光,岭表菁英从此起;

天际一花香万里,播作海边奇彩,人间草木让春先。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