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十一)》,通过对归田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孤寂。首句“细注归田录,重修种树书”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通过精心编纂农事记录和重新整理种植书籍,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学问的尊重。
接下来,“自知身是客,不叹食无鱼”揭示了诗人的身份感,虽然身处山野,但他并不因物质简陋而抱怨,反而能自我安慰,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石屋春云重,紫床夜月虚”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石屋笼罩在春云之中,夜晚月光洒在紫色的床榻上,显得宁静而空灵。
最后两句“萧条空四壁,谁问马相如?”以反问的形式,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暗示了尽管生活简朴,但无人理解或欣赏他的才华,如同汉代才子马相如一般被冷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逸山林的志趣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