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上人从淄邑来胶欢然道故上人住青云寺乃余昔年读书处也

连雨胶河涨,新晴路始开。

书凭双鲤至,秋带一僧来。

煮茗烟迷竹,谈经月上台。

不堪追往事,山径锁荒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士祯的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和与老友重逢的情境。首句"连雨胶河涨"写出了雨后河水上涨的场景,富有动态感;"新晴路始开"则展现了雨过天晴后道路畅通的清新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书凭双鲤至,秋带一僧来"运用了典故,以鲤鱼传书象征书信往来,僧人的到来则寓意着友人来访,增添了诗意。"煮茗烟迷竹"描绘了煮茶时升起的轻烟缭绕在翠竹间,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谈经月上台"进一步刻画了夜晚与友人月下论经的场景,体现了僧侣的生活以及他们深厚的文化交流。最后,诗人感慨"不堪追往事,山径锁荒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山径荒凉、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

收录诗词(26)

王士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王士禛,、贻上,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 字:子真
  • 号:阮亭
  • 籍贯:又号渔洋山
  • 生卒年:1634—1711

相关古诗词

和王南州听杨太常弹琴诗(其一)

莫谓钟期少,相逢故太常。

穷途俱落魄,夙昔奉君王。

调入巴云远,音同淮水长。

雍门千古恨,倾耳泪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王南州听杨太常弹琴诗

雅乐沦江海,先皇旧赐琴。

曲终尝变徵,愁绝不关音。

风雨孤臣泪,乾坤逐客心。

可怜家万里,西望白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浒墅舟中别相送诸子

溶溶月色漾河湄,晓起频将玉笛吹。

同上邮亭忘别绪,独行驿岸解相思。

白蘋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此路三千今日始,蓟门回首雪霜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上

萧瑟满江上,一雁蘋际飞。

水气杂渔烟,微茫入清辉。

淡怀如高秋,生业在钓矶。

大鱼饵不受,贪饵鱼不肥。

断丝弃中流,石上散发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