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圃迥人全寂,池清虑自消。
萍根微著水,荷叶欲穿桥。
今岁知何故,秋阳尔许骄。
追凉犹有处,此老未无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纳凉的景象,诗人坐在池塘边,周围环境宁静而清幽。"圃迥人全寂"表明四周无人,只剩下自己沉浸在自然之中;"池清虑自消"则形容池水清澈,心中的忧虑也随着水面的平静而渐渐消散。
"萍根微著水,荷叶欲穿桥"写出了水生植物如萍的根系与水面相依,以及荷叶几乎要覆盖过小桥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今岁知何故,秋阳尔许骄"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年秋天阳光异常灿烂的惊讶,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追凉犹有处,此老未无聊"则显示出诗人在寻找避暑的地方,并且通过这些简单的自然享受,老年诗人仍然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感到并不孤单或无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池塘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心灵安慰的意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日色全无热,秋凉不似初。
行人惊翡翠,掠水度芙蕖。
平野一回顾,远山千有馀。
谁令贪眺望,却道废看书。
一昨官都下,同时寄客间。
相从湖上寺,览遍浙西山。
骏足应千里,彪文未一斑。
霜风吹病眼,老泪为渠潸。
澹庵潜圣学,未许外人传。
门里存衣钵,吟边可管弦。
浣花宗武辔,儋耳小坡船。
绿鬓成黄壤,从今更问天。
荔子阴中风绝凉,菖蒲节后日偏长。
落残数柄荷花蕊,浸得一瓶泉水香。
多病早衰非破砚,欲行复倦且胡床。
曲江近北差迟暑,不道江山胜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