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逐溪流过野亭,望疑山色绕空冥。
池鱼自跃非因饵,园蝶还飞不受扃。
傍渚幽花怜寂寞,舞风疏柳爱娉婷。
郎君门地清如水,不待平泉石已醒。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游历白秉德西园时所作,以次韵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感受。诗人沿着溪流漫步,视线被山色环绕,仿佛天空与大地融为一体。他观察到池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跳跃,并非因为饵食的诱惑;园中的蝴蝶翩翩起舞,不受任何束缚。诗人对岸边的幽花和轻摇的疏柳充满了怜爱,它们在静寂中独自绽放,姿态优美。
接着,诗人以“郎君门地清如水”赞美主人的高洁品格,暗示其家风如同清澈的流水,自然清新。最后,诗人说即使没有刻意装饰,主人的居所就像平泉石一样,本身就具有吸引人的魅力,令人陶醉。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寄寓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欣赏,以及对主人品性的赞美。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坐倚孤筇卧拥衾,重门未放野寒侵。
疑蛇已辨杯中影,病鹤长怀海上心。
诗券负来应未释,方书验后懒重寻。
灯前细认银钩笔,不待平安报好音。
马蹄冲雪叩君门,坐爱飞花扑酒尊。
帘未捲时先作阵,屐曾来处已无痕。
寒檐叶落蛛丝堕,老树巢倾鹤梦翻。
今夕定知何夕是,好风明月未堪论。
石门惟许白云留,我亦何心恋此游。
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
行贪觅句忘吹帽,醉去登高不上楼。
诗景满前谁会得,野僧多是远公流。
十年双足躏词场,我亦怜君坠后伤。
历块敢誇千里俊,乘船却笑四明狂。
扶颠老仆空随路,学仆娇儿更倚堂。
应似崔家亭下鹭,独当秋雨向寒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