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其四)

巍峨冠冕耸精神,好傍轩墀对紫宸。

一德拟推黄帝筴,纪年还数绛人旬。

悬知紫诏驰三节,肯使朱轓驻两轮。

闻说邦人称寿处,香云低覆玉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高大的冠冕振奋人心,喜欢靠近殿堂面对紫宸宫殿。
美德比照黄帝的法则,纪年计算着绛人的十天一轮。
预想紫禁城的圣旨将快速传递,怎会让红色的官车停留不前。
听说百姓在祝寿的地方,香气缭绕下覆盖着玉石般的山岩。

注释

巍峨:形容高大雄伟。
冠冕:古代帝王或官员的礼帽,象征权力。
轩墀:宫殿的台阶,代指宫殿。
紫宸:古代皇宫的代称,象征皇权。
一德:指品德高尚。
黄帝筴:黄帝制定的法则,比喻高尚的准则。
绛人旬:古人以红色标记时间,十天为一旬。
紫诏:皇帝的圣旨,紫色象征尊贵。
三节:古代使者出行时携带的符节,表示权威。
朱轓:古代官员乘坐的红色马车,象征官职。
两轮:指马车的两个轮子。
邦人:国内的人民。
寿处:祝寿的地方。
香云:香气形成的云雾,形容祥瑞之气。
玉嶙峋:形容玉石般光滑且有棱角的山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尊贵而庄重的画面,以比喻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平江徐侍郎的威仪与德行。"巍峨冠冕耸精神"开篇,形象地刻画出侍郎的高大威严,仿佛他的冠冕直指天宇,象征着他的精神风貌。"好傍轩墀对紫宸"进一步强调他在朝廷中的重要位置,靠近皇帝的宫殿,显示出他的显赫地位。

"一德拟推黄帝筴"将侍郎的品德比作黄帝的智慧之策,暗示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纪年还数绛人旬"则借古代历法中的"绛人旬"(即十日为一旬)来表达他对时间的精准掌控和治事的有序。

"悬知紫诏驰三节"预想他会接到皇帝的紧急命令,表现出他的忠诚和职责所在。"肯使朱轓驻两轮"中的"朱轓"代表高官的车驾,"两轮"则象征行程的连续不断,表达了侍郎忙碌而不停歇的工作态度。

最后,"闻说邦人称寿处,香云低覆玉嶙峋"描绘了百姓对侍郎的敬仰之情,如同香云缭绕在他周围,烘托出他深受人民爱戴的形象,"玉嶙峋"则形容他的清正廉洁,犹如美玉般剔透无瑕。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赞扬了徐侍郎的德行、功绩和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

收录诗词(222)

曾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 号:云庄
  •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其三)

双旌来自日华边,帝遣衔恩下九天。

膏泽已周家十万,道途不叹驿三千。

封疆旧占江湖阔,驩颂新从里巷传。

可是圣朝私此地,教将和气作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其二)

汉朝法从让严徐,却数群公总不如。

千载流芳传竹简,一言偃革见囊书。

由来东海传高阁,复见甘泉载后车。

富贵功名两相似,昆丘元自产璠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其一)

秋到人间敛曲尘,于门初见矞星辰。

须知宇内风云合,况是天边雨露新。

盛德可容窥底蕴,殊功端自见经纶。

不应久袖安邦手,运指从教转大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代常州请平江郑侍郎

接壤西东似犬牙,一时迎送使君车。

应怜壮岁棠阴在,未觉神京驿路赊。

飞观惯看凉月挂,层楼将见瑞云遮。

当筵莫诉杯行速,两地春光作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