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

吾闻洞霄山水妙天下,缭白萦青胜图写。

九重扃钥极深严,一岫宽闲更潇洒。

倚空天柱何孤高,诸峰罗立犹儿曹。

长松怪石入题品,金堂玉室供游遨。

此地隐居皆胜士,道骨仙风绝尘滓。

就中俞子最少年,烱若芙蓉映秋水。

青鞋布袜千里来,一见使我昏眸开。

谈空说有坐终日,舌涛衮衮生风雷。

鄙夫未愚晚闻道,寄傲嵌岩事幽讨。

只缘方寸无荆棘,渐喜丹田熟梨枣。

人生百岁空自忙,读书博塞俱亡羊。

劝君火急烹铅汞,莫待倒景飞屋梁。

春风又放莺求友,烟外暗黄初著柳。

南行傥遇置书邮,莫忘超然北山叟。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洞霄山的山水之美举世无双,洁白环绕青山,胜过任何画卷。
九重宫门深锁严密,而一座山峦却显得宽敞闲适,格外自在。
倚靠在空中的天柱般山峰,显得孤独而高耸,四周的群峰排列如孩童。
长松怪石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金碧辉煌的殿堂和玉石般的居室供人游玩。
这里隐居的都是杰出之士,他们的道骨仙风远离尘世纷扰。
其中俞子年纪最小,犹如秋水中的芙蓉,清秀出众。
有人穿着青鞋布袜长途跋涉而来,一见到他,我眼前豁然开朗。
他们整日谈论空与有的哲理,言语滔滔,如同风雷滚滚。
我这个愚钝的人晚年才领悟到道理,寄情于山岩间,深入探寻。
因为内心没有杂念,渐渐对修炼有所领悟,丹田之气日益成熟。
人生短暂,忙忙碌碌百年,读书求知如同亡羊补牢。
我劝你尽快修炼,不要等到夕阳西下,时光流逝。
春风又吹绿了大地,黄莺寻找朋友,柳树初显嫩黄。
如果你南行时遇到送信之人,请别忘了北山那位超脱的老者。

注释

洞霄:道教名山。
缭白萦青:形容山色洁白环绕青山。
九重扃钥:重重宫门,比喻深邃。
一岫:一座山峰。
倚空天柱: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倒景:夕阳倒映。
置书邮:传递书信的人。
超然:超脱尘世。

鉴赏

这首宋诗《游洞霄》是聂兼善所作,描绘了洞霄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之风。诗人首先赞美洞霄山水之美,超越画卷,其深邃与宁静令人向往。接着,他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天柱峰的孤高和群峰的排列,以及松石的自然景观,暗示出洞霄的清幽与仙境般的氛围。

诗人特别提到年轻才俊俞子,其风采如同秋水中的芙蓉,令人眼前一亮。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长途跋涉而来,被俞子的学识和谈吐深深吸引,整日沉浸在空谈玄理之中,言语如雷,令人振奋。

诗人自谦为晚悟之人,但对道的理解逐渐深入,心境变得平和,生活也有了新的目标。他劝告读者要及时追求内心的修炼,不要等到岁月流逝才后悔。最后,诗人以春天的景象结尾,希望若有机会南行,勿忘向北山隐者学习超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洞霄山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

聂兼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秀文楼

讲馀衣袂受风轻,来与阑干共晚晴。

山倚南云屏迤逦,江迎西月锦鲜明。

道心千古飞鸢接,秋意一楼宾雁横。

老柏上头天尺五,莫歌金石出商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碧落堂

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忆真多。

丹成已在风烟上,鹤返其如城郭何。

月下清池明老剑,云凝碧落听笙歌。

五陵王气龙沙近,傥乞飞霞侍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祥符寺

诸峰回合处,古木抱松林。

月占秋廊静,云侵昼殿阴。

有泉通石眼,不火沸池心。

洗净多生垢,天风更梵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题武夷

秋香扶我过仙家,□大眠云石径斜。

九曲溪山闲日月,万年宫殿老烟霞。

吟筇尚带瑶阶藓,渡舫曾撑翠竹沙。

回首云深何处觅,洞箫吹落碧岩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