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其六)

故园春到已三旬,满目繁华未觉贫。

年老得逢无事日,心闲不类有官人。

戴花休管头无那,酌酒何妨手自亲。

七十人生从古少,安知来岁有吾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故乡的春天已经过去三十天,满眼繁华并未感到贫困。
年迈之人如今遇到清闲的日子,心境悠闲不像有官职的人。
戴着花无需在意头上稀疏,斟酒自饮也未尝不可。
七十岁的生命自古罕见,又怎能预知来年我是否尚在。

注释

故园:故乡。
春到:春天来临。
已三旬:已经过去了三十天。
繁华:繁花似锦。
贫:贫困。
年老:年纪大。
无事日:清闲的日子。
心闲:心境悠闲。
有官人:有官职的人。
戴花:佩戴花朵。
休管:不必在意。
头无那:头上稀疏。
酌酒:斟酒。
手自亲:亲手。
七十人生:七十岁的生命。
古少:罕见。
来岁:来年。
吾身:我自己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故园中的悠闲生活。"故园春到已三旬,满目繁华未觉贫"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即使年纪已高,但看到春天的繁华景色,也不感到生命的贫乏。"年老得逢无事日,心闲不类有官人"则是说到了年老,能够享受到没有官职烦恼的安闲日子,心情也随之变得悠闲,不再像官员那样忙碌。

"戴花休管头无那,酌酒何妨手自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年老,也不必在乎这些细节,可以自由地享受简单的乐趣,比如戴上花朵,不用担心如何打理,以及自己倒酒饮用,享受生活的惬意。

最后两句"七十人生从古少,安知来岁有吾身"则是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七十岁在古代被认为是高寿,但诗人知道未来的一年能否平安无事,并且自己还能否健在,都无法预知。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对待老年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其五)

新岁妻孥庆七旬,遍赒邻里及孤贫。

高年满座有醉客,丐者塞涂无馁人。

平日要同人喜乐,此时宁间物疏亲。

馀生自度浑能几,讵可徒劳负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其四)

先子春秋仅八旬,一生多难只安贫。

岂期有子登清禁,亦复如今作老人。

共羡浮荣光故里,自惭实德忝吾亲。

从前万事皆踰分,只合归休保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其三)

封章上达已经旬,所乞原非为贱贫。

七秩自知非久客,一心只欲作闲人。

虽惭绿鬓朱颜改,却喜清泉白石亲。

荣辱是非都不问,尊前且乐自由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其二)

乞得行年到七旬,归田不问富和贫。

初非洁己为高士,但欲颐心如古人。

每对青山常意适,才逢白叟便情亲。

静中百念俱灰灭,识破浮生梦幻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