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旅馆言事

一点孤灯万里身,离肠曾搅九回频。

梧桐自管秋来雨,蟋蟀谁妨夜后人。

枕上梦将衣共短,卷中诗与发同新。

江边但厌携琴去,明月西风满路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盏孤灯照万里,离别之情反复牵动。
梧桐叶落知秋雨,夜晚的蟋蟀声打扰了谁。
梦中与衣共短,书中诗篇与白发生新。
只愿远离尘世,携琴独往江边,只有明月和西风作伴。

注释

孤灯:形容灯光微弱,象征孤独。
九回:形容次数多,这里指离别之情反复多次。
梧桐:秋天常见树种,象征凄凉。
妨:打扰,妨碍。
枕上梦:睡梦中。
发同新:形容白发新生,暗示时光流逝。
厌:厌恶,此处表示不愿。
明月西风:自然景象,常引申为寂寥或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宋代赵湘的《秋夕旅馆言事》描绘了诗人在旅馆中孤独度秋的情景。首句“一点孤灯万里身”,以孤灯和远方的距离,渲染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寂寥。"离肠曾搅九回频",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愁肠百结,难以排遣。

接下来的两句,“梧桐自管秋来雨,蟋蟀谁妨夜后人”,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凄凉,梧桐雨声和蟋蟀鸣叫都成了诗人孤独无眠的陪伴。"枕上梦将衣共短,卷中诗与发同新",写诗人借梦境寻求一丝慰藉,读书以消磨时光,连头发也似乎因翻书而添新意。

最后两句,“江边但厌携琴去,明月西风满路尘”,诗人表达出对归乡的渴望,宁愿放弃携带琴弦,只愿在江边漫步,任凭明月西风和尘土满路,都比此刻的旅馆生活更为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旅居他乡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20)

赵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夕宿杨明府厅

主人无俗缘,留客菊花边。

雨气寒并竹,秋声夜杂蝉。

爽知于酒称,閒觉爱棋偏。

不欲攲孤枕,更深却漱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江亭

远岸鸣蝉未拟休,蝉边风叶动飕飗。

平沙露白聊宜鹤,孤岛分青独映秋。

野色半侵凉气湿,水光低引夕阳流。

题诗尽日无人伴,空忆潇湘有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过吴侃幽居

掩门多径草,凉气动疏林。

细雨经烟尽,微阳到菊深。

话诗无鸟过,试茗有僧寻。

欲去还留宿,窗边月照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日过韩原隐居

霜落门前石齿清,静中曾听咽泉声。

分题会客多无说,抱疾迎僧忽强行。

窗外叶随蝉影过,井边苔趁雨痕生。

纱巾任侧衣从破,二十年来不到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