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木笔》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木笔花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芳心倒磔紫毫吹,万萼描春上玉墀”,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木笔花在春风中绽放的情景。"芳心"象征着木笔花的美丽与芬芳,"紫毫"比喻其花瓣的色泽,"万萼描春"则形象地表现了花朵繁多,春天的气息弥漫。"上玉墀"则暗示了木笔花生长环境的高雅与尊贵。
颔联“旭日研朱常点露,轻阴如墨正临池”进一步描绘了木笔花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象。"旭日研朱"形容阳光下木笔花的鲜艳,"常点露"则说明了花上的露珠,增加了花朵的光泽与生机。"轻阴如墨"描绘了阴天时木笔花的深沉之美,"正临池"则强调了木笔花与水的和谐共生。
颈联“上阳宫女题红早,五色江毫入梦迟”运用了典故,将木笔花与古代宫廷生活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上阳宫女题红"可能暗指宫女在木笔花前题写诗句,"五色江毫入梦迟"则可能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梦中使用五彩的毛笔描绘木笔花的场景。
尾联“最爱晴窗閒弄影,偏随鸟迹到书帷”表达了诗人对木笔花的喜爱之情。"晴窗閒弄影"描绘了在明亮的窗户下,木笔花的影子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场景,"偏随鸟迹到书帷"则暗示了木笔花不仅美化了自然环境,也成为了诗人创作灵感的一部分,与书籍相伴,共同构成了诗人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木笔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