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立接泥渡边

逍遥行乐立西风,多听秋声耳欲聋。

供世难分心力异,浮家易感古今同。

小花糁渡遗晴蓼,碎叶填津积冷枫。

博望有槎撑不去,岸头横卧树心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秋风中自由自在地游乐,耳朵里充满了秋天的声音。
面对世间纷扰,难以分心,即使漂泊不定,也能感受到古今相通的情感。
小花点缀着渡口的晴朗蓼草,破碎的枫叶堆积在水边,带着寒意。
遥望博望,那艘木筏似乎无法前行,岸边的老树横躺,仿佛心中空荡荡的。

注释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西风:秋季的凉风。
供世:应对世事。
博望:地名,可能指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起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秋风中独自站立于泥渡边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逍遥之感。"逍遥行乐立西风",诗人以轻松自在的姿态面对秋风,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多听秋声耳欲聋",秋风吹过,落叶沙沙作响,声音虽大却并未扰人心绪,反而增添了诗意。

"供世难分心力异",诗人感叹世间纷扰,难以全心投入俗世事务,心境与世俗有所区别。"浮家易感古今同",尽管生活漂泊不定,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跨越了时空,与古人相通。

"小花糁渡遗晴蓼,碎叶填津积冷枫",这两句细致描绘了渡口的景象,落花飘落在晴朗的蓼草上,落叶堆积在冷寂的枫林间,营造出一种凄清而静美的画面。

最后两句"博望有槎撑不去,岸头横卧树心空",诗人借博望之槎(传说中的木筏)表达自己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只能在岸边静观,心中空明,寓含了对人生无常和超脱的哲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风、渡口的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过张分司园

偶乘意度过东邻,芳艳多情媚柳津。

欢笑直邀云际月,酣歌狂惜雨馀春。

亭台花木销官酒,城郭风烟老客身。

回首庐山图画里,不知愁落软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晚过陈峰廨酒边怀旧

相过失喜晚炊香,同坐閒曹况味长。

江日下山云半赤,淮柑离土叶全黄。

殊乡酒味聊濡口,吊古诗章易刺肠。

忆得旧邀梅院醉,万灯环锦阁新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曹家沙阻风与朱一夔步入庐江县

剩浪淮南接,疏篷岸北留。

联镳入荒市,扶杖涉虚洲。

有侣同寻醉,无歌可遣愁。

风花犹未息,却望隔江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梅花

水光月色最相宜,独结空林岁晚期。

万国春回先有信,孤山人往绝无诗。

吟风海鹤眠清影,敲雪村童认老枝。

举世祇知调鼎贵,玄机谁向静中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