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十三)

余闻灵凤胶,可以续继弦。

又闻返魂香,招魂以其烟。

因念三季时,人为世态迁。

迁之不自觉,纯信成险艰。

中含妒与忌,外即怡温颜。

覆人如覆舟,先示其甘言。

中夜蹈虎尾,雾海生波澜。

投彼机会时,倾亡果忽然。

愿得灵凤胶,续之于仁贤。

愿得返魂香,返其淳化源。

免令古乐府,高歌行路难。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有神奇的灵凤胶,能修补断弦。
还听说返魂香,用它的烟雾来召回灵魂。
回想起那三个季节,人事变迁无常。
变化如此微妙,让人难以察觉,单纯的信仰变得艰难。
内心充满嫉妒和猜忌,表面却笑语晏晏。
对待他人如同船只,起初甜言蜜语,实则颠覆。
深夜踏入危险,如同踩在虎尾,生活波涛汹涌。
一旦抓住机会,倾覆就在瞬间。
我渴望得到灵凤胶,修补仁德贤良的裂痕。
也希望能有返魂香,找回淳朴的源头。
以免让古老的歌谣,唱出世事艰辛的哀歌。

注释

灵凤胶:传说中的珍贵药材,象征修复。
续继弦:比喻修复关系或弥补损失。
返魂香:神秘香料,象征召回或挽回。
三季时:泛指时间,暗示世事多变。
迁:变迁,变动。
险艰:困难、艰难。
妒与忌:嫉妒和猜忌之心。
怡温颜:表面上的和善。
覆人如覆舟:比喻轻易颠覆他人。
甘言:甜言蜜语。
中夜:深夜。
雾海:比喻生活的迷雾。
机会:关键时刻。
倾亡:崩溃、毁灭。
仁贤:仁慈且贤明的人。
淳化源:淳朴的根源,回归纯净。
古乐府:古代的诗歌或歌曲。
行路难:形容世事艰难,行走不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田锡的作品,名为《拟古(其十三)》。诗人在此通过灵凤胶和返魂香两个神奇物品,表达了对修复关系、拾回逝去时光和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余闻灵凤胶,可以续继弦。又闻返魂香,招魂以其烟。"开篇即引入两种传说中的奇物,一是可以修补断裂之物的“灵凤胶”,一是能够召回失散之魂的“返魂香”。这两者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求。

"因念三季时,人为世态迁。迁之不自觉,纯信成险艰。中含妒与忌,外即怡温颜。覆人如覆舟,先示其甘言。"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人们在社会流变中的无奈。同时,诗中也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在表面上展现出温和的态度,实则心中充满嫉妒与猜忌。

"中夜蹈虎尾,雾海生波澜。投彼机会时,倾亡果忽然。"这两句通过强烈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危机四伏、机遇稍纵即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把握时机和改变命运的迫切心理。

"愿得灵凤胶,续之于仁贤。愿得返魂香,返其淳化源。免令古乐府,高歌行路难。"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那种可以修补和拾回的力量,将这种力量运用到崇高的仁义之上,以及回到淳朴的文化根源中去,最终让古老的乐府不再发出艰难前行的声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神奇物品的渴望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恢复精神寄托和改变自己境遇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十二)

天风吹雨来,黄土为柔埴。

一经女娲手,蹶然含性识。

悲哉商子孙,不能述祖德。

愚朴变浇漓,化之尤费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拟古(其四)

汉鼎鸿毛轻,诸侯争弄兵。

吴魏已先定,玄德思功名。

据鞍髀肉消,感激泪沾缨。

南阳有奇士,三顾精诚倾。

龙变得风雨,指麾霸王成。

日月若长在,永永悬英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古(其六)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巷馆虽席门,轩车尽嘉客。

事魏言不从,说楚谋无获。

来归隆准公,罄伸图霸策。

绛灌竞生妒,谗非相见迫。

封金欲拂衣,将举鸾皇翮。

豁达英主心,信遇终无隔。

小节不掩名,勋庸自辉赫。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拟古(其八)

玉树拭不灭,柳带柔堪结。

惠然贞归心,皎若天山雪。

罗幕生春风,珠帘鉴秋月。

沧波燕又归,尺书胡断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