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陀岭

峭绝不可步,肩舆屡颠覆。

南北三十里,上下九回曲。

两畔沿古松,虬枝乱相续。

根迸石齿裂,叶密云气宿。

或一盖高张,或万蛇奔促。

或魑魅隐见,或虎豹踯躅。

纵无游子悲,遇此亦惨目。

鼠梯侧将崩,鸟径深更蹙。

吾道岂终穷,朅来意何欲。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势陡峭无法行走,坐轿多次翻覆。
南北距离三十里,道路曲折上上下下九回弯。
道路两侧靠着古老的松树,盘根错节的枝干紧密相连。
松根穿透石头,缝隙中可见裂缝,树叶密集如云,仿佛停留了雾气。
有的松冠高高挺立,有的像万千蛇群疾驰而过。
有时鬼魅隐约可见,有时虎豹徘徊不前。
即使没有游子的悲伤,这样的景象也足以令人神色凄然。
鼠迹斑驳的小路似乎即将崩塌,鸟儿的小径深处更加狭窄。
难道我的道路就永远困厄?我来这里究竟有何意图?

注释

峭绝:非常陡峭。
步:行走。
肩舆:轿子。
颠覆:翻倒。
三十里:三十里地。
九回曲:九折十八弯。
虬枝:盘曲的树枝。
乱相续:交错连接。
迸:穿透。
齿裂:缝隙裂开。
云气宿:雾气缭绕。
盖高张:松冠高举。
万蛇奔促:像蛇群飞快移动。
魑魅:传说中的鬼怪。
虎豹:猛兽。
踯躅:徘徊。
游子悲:游子的哀愁。
惨目:惨淡的景象。
鼠梯:小径。
崩:崩溃。
蹙:狭窄。
吾道:我的道路。
朅来:归来。
意何欲:心中所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头陀岭险峻而奇特的风貌,通过行者的视角展现了其难以攀登的地形。"峭绝不可步,肩舆屡颠覆"写出了山势陡峭,连轿子都难以平稳通过,频频翻覆。接下来的诗句"南北三十里,上下九回曲"强调了山路漫长且曲折,反映出旅程的艰辛。

沿途的景色生动而神秘:"两畔沿古松,虬枝乱相续",松树盘根错节,增添了山岭的苍劲与古老。"根迸石齿裂,叶密云气宿",描绘了松树深深扎根于岩石缝隙,茂密的树叶仿佛承载着浓厚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

诗人运用比喻和想象,如"或一盖高张,或万蛇奔促",形象地刻画了松树的形态各异,如同巨伞撑天或蜿蜒的蛇群。"或魑魅隐见,或虎豹踯躅"则暗示了山中可能存在的奇异生物和野生动物,增添了神秘感。

尽管环境险恶,诗人并未流露出过多的哀伤,而是以"纵无游子悲,遇此亦惨目"表达对眼前景象的敬畏和感慨。最后两句"鼠梯侧将崩,鸟径深更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险峻,暗示出路虽难寻,但诗人内心仍抱有希望,"吾道岂终穷,朅来意何欲"表达了他不畏艰险,寻求突破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头陀岭的奇险风光,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12)

葛绍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对月简松庐

但爱秋月明,不厌秋夜永。

掀髯立长风,舞手弄孤影。

天净神宇清,露重衣袂冷。

隐约辨山河,分明认奎井。

一笑震九霄,唤起迷者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早起

竹声枕上报平安,曙色依稀隔幌寒。

风雨满庭人未起,蛛丝斜挂碎珠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次韵

吟边逡巡风雨催,秋空萧索声隐雷。

老松相应发清响,疑伴吹箫仙子来。

当年作楼远尘务,坊僧执筹工执锯。

爱他栏槛看云山,不肯匆匆下楼去。

形式: 古风

江心长句

问津城西市,呼渡江南岸。

棹稳当潮生,帆轻趁风便。

龙翔古招提,鸟革今轮奂。

回合列翠屏,周遭铺素练。

邀行嫩篁竿,劝坐老木干。

沿壁览新题,吹尘认旧篆。

一隅看不足,两塔穷未见。

阳光烁岗顶,飙阵掠波面。

郛郭聚拱伏,烟云散呈献。

俯拜肃御邸,仰瞻粲宸翰。

皇帝南巡意,生灵北望眼。

书千古清辉,为万世伟观。

楼台明月宴,钟鼓朝暮饭。

徒见一时近,孰念百年远。

江涛常摏撞,帝泽共流转。

游子感诗歌,居人思日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