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维山新兴寺宿石屏村谢叟家

晚过石屏村,村长日渐曛。

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

谷响寒耕雪,山明夜烧云。

家家扣铜鼓,欲赛鲁将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傍晚时分路过石屏村,太阳渐渐沉落暮色昏。
僧人归来走过下山岭清晰可见,人们的交谈隔着小溪隐约可闻。
山谷中回响着寒冷中耕作的声音,雪地里泛光,夜晚焚烧的云彩照亮了山头。
每家每户敲响铜鼓,准备庆祝,像是要祭祀那位勇猛的鲁将军。

注释

晚过:傍晚时经过。
石屏村:一个假设的村庄名,石屏表示村子可能以石多或山形似屏风为特点。
日渐曛:太阳渐渐落山,天色变得昏暗。
僧归:僧人返回。
下岭见:从山岭下来时能被看见。
人语:人的说话声。
隔溪闻:声音从溪流对岸传来,可以听到。
谷响:山谷中的回音。
寒耕雪:在寒冷中耕作,雪地中劳作。
山明:山中明亮。
夜烧云:夜间火光映照的云彩,可能指烧荒或火祭。
家家:每家每户。
扣铜鼓:敲打铜鼓,传统庆祝或祭祀活动。
欲赛:准备举行比赛或庆典。
鲁将军: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将军,这里泛指受尊敬的武将或英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经过石屏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村落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晚过石屏村,村长日渐曛。”诗人在傍晚时分经过石屏村,这里“村长”指的是村庄被延伸的感觉,而“日渐曛”则形容日光渐渐柔和,给人一种温馨与宁静的感觉。

“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这两句写诗人看到归来的僧侣以及听到的村落里的喧哗声。这里的“僧归”表明了时间已经不早,而“人语隔溪闻”则营造出了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

“谷响寒耕雪,山明夜烧云。”这两句描写的是自然景象,其中“谷响寒耕雪”可能是在描述冬天的景色,农民在山谷中耕作的声音回荡,而“山明夜烧云”则可能是在形容山上的火光照亮了夜晚的云层。

“家家扣铜鼓,欲赛鲁将军。”这两句表达的是村落中的人们敲打铜鼓的热闹场景,他们或许是在模仿历史上著名的将领鲁阳公主(即鲁肃)的雄壮气概。

整首诗通过对石屏村傍晚时分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活力的画面。同时,这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和平凡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湖州韦长史山居

一官唯买昼公堂,但得身闲日自长。

琴曲少声重勘谱,药丸多忌更寻方。

溪浮箬叶添醅绿,泉绕松根助茗香。

明日鳜鱼何处钓,门前春水似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湖南徐明府余之南邻久不还家因题林馆

湘南官罢不归来,高阁经年掩绿苔。

鱼溢池塘秋雨过,鸟还洲岛暮潮回。

阶前石稳棋终局,窗外山寒酒满杯。

借问先生独何处,一篱疏菊又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尉佗楼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紫藤

绿萝萦数匝,本在草堂间。

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远山。

移花疏处种,斸药困时攀。

日暮微风起,难寻旧径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