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名为《次韵伯庸无题四首(其三)》。在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与哲思的画面。
首句“欲觅麻姑看海潮”,麻姑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常与长生不老、海潮相连,此处借以表达对长生与自然奇观的向往。接着“径从织女问河桥”,织女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女,与牛郎相会于七夕,河桥则指鹊桥,这里通过询问织女关于河桥之事,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神话的探索。
“蓍茎宿露龟方息,竹实垂云凤已遥”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蓍茎代表占卜之术,宿露象征夜晚的宁静,龟方息暗示着生命的沉静与休息;竹实垂云则描绘出竹林与云彩交织的景象,而凤已遥则预示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人生的哲理与追求。
“白璧何资三寸舌,黄金偏恋十围腰”两句,对比鲜明。白璧与黄金分别代表了物质财富与名誉地位,三寸舌与十围腰则象征着言辞的力量与身体的外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物质与名声的反思,以及对真正价值的思考。
最后,“新来代地闻歌曲,尽擪秦声入管箫”两句,描述了音乐与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新来的歌曲代表着时代的变化与创新,而将秦声融入管箫,则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神话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