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其大至如椽,谓之猫头竹。

苦竹尤清严,翠葆森矗矗。

厥土最宜杉,弥岭亘冈麓。

种杉二十年,儿女婚嫁足。

杉杪以樊圃,杉皮以覆屋。

猪圈及牛栅,无不用杉木。

联筏下浙河,善价不轻鬻。

山高高至天,爇灰艺畬粟。

又有茗荈利,商贩给南北。

忧旱不忧潦,脱如岁不熟。

蕨萁与葛粉,槌捣代糜粥。

岂若水乡人,动至售骨肉。

丑陋羞冶容,健寿由寡欲。

定非私此邑,大言誇美俗。

行脚遍海内,久久寓辇毂。

万端堕奸欺,往事杯水覆。

曷不归乎来,于此擅幽独。

崎岖荦确间,数步一匍匐。

犹胜见贵公,膝行受耻辱。

寒泉洗尘心,怪石醒醉目。

野叟茅庐边,买邻愿兹卜。

形式: 古风

翻译

军队难以到达的地方,高山夹峙着狭长的山谷。
历经千年战乱,不知有多少杀伐之事。
鸡犬生活安宁,不羡慕繁华的鄠杜之地。
连绵的树林一眼望不到边,春末时分绿意盎然。
最大的竹子像椽子般粗大,称为猫头竹。
苦竹尤其清冷严肃,翠绿的枝叶丛生挺立。
那里的土壤最适合杉树生长,遍布山岭和山坡。
种植杉树二十年,足以供子女婚嫁之需。
杉树梢部用来围栏,树皮用于盖屋顶。
猪圈、牛栏都用杉木建造,用途广泛。
连成排的竹筏顺浙河而下,价格昂贵,不易出售。
山高直入云霄,焚烧草木灰肥田,种植粟米。
还有茶叶和茶树带来利益,商人贩运供应南北各地。
忧虑干旱而不担忧积水,仿佛年年丰收。
蕨菜和葛根捣碎代替粥食,生活简朴。
哪比得上水乡之人,常需卖身换口粮。
容貌丑陋的人因节欲而显得庄重,长寿在于少欲。
这并非我偏爱此地,而是赞美这里的淳朴风俗。
游历天下,长久居住在京城附近。
各种欺诈之事难以计数,过往的罪恶如同杯水覆去。
为何不归来呢,在这里享受孤独的宁静。
山路崎岖,每走几步就要匍匐前行。
这比见到权贵屈膝求饶要强,免受羞辱。
冰冷的泉水洗净心灵,奇形怪石唤醒醉眼。
野外老翁屋旁,渴望在此买地安居。

注释

军马:军队。
离乱:战乱。
晏然:安宁。
鄠杜曲:繁华之地。
猫头竹:一种竹子。
清严:清冷严肃。
杉:杉树。
樊圃:围栏的栅栏。
覆屋:盖屋顶。
浙河:河流名。
艺畬粟:烧草木灰肥田。
茗荈:茶叶。
蕨萁:蕨类植物。
膝行:跪着行走。
寒泉:冰冷的泉水。
茅庐:简陋的房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深入山谷,寻访幽静之地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设置了一个远离战乱与尘嚣的自然环境,接着“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表明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便未受到战争的影响,保持着一份宁静。

诗人通过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描述,如“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和“种杉二十年,儿女婚嫁足”,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以及他们对未来有着稳健的期待。同时,“其大至如椽,谓之猫头竹”、“苦竹尤清严,翠葆森矗矗”等句子,细致描绘了山中的植物景观,其中“猫头竹”的独特形态和“苦竹”的清雅,都加深了诗中山谷的宁静与生机。

在后半部分,诗人写到了当地的经济活动,如“联筏下浙河,善价不轻鬻”和“又有茗荈利,商贩给南北”,说明这里的居民既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积极参与外界的贸易往来。然而,“忧旱不忧潦,脱如岁不熟”表达了对干旱和收成不好的担忧,这种担心也是山区生活的一部分。

接着是“蕨萁与葛粉,槌捣代糜粥”等句子,它们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物质匮乏时的智慧和适应性。诗人并没有理想化这些困难,而是以平实的笔触展现了山区人民的生存状态。

最后,“行脚遍海内,久久寓辇毂”表明诗人的漫长旅途和对这个地方深刻的情感,“万端堕奸欺,往事杯水覆”则是对过去往事的回顾和反思。诗人在“曷不归乎来,于此擅幽独”中表达了对这片山野的留恋,以及想要长久居住在这里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入的人文关怀,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猿獐图

西征君子化为猿,似觉獐头未足伦。

叫月三声万松外,可能浅草走平原。

形式: 七言绝句

稚虎

槛车二稚虎,舁者过墙外。

犬何自知之,怖慄窜墙内。

万物各有气,遥感不待对。

玉宝潜地底,九霄露光怪。

一夫全其神,山灵百妖退。

矧乃重华时,济济夔龙会。

形式: 古风

路傍草

野火燎荒原,霜雪日皓皓。

牛羊无可噍,众绿就枯槁。

天地心不泯,根芽蛰深杳。

春风一披拂,颜色还媚好。

如何被兵地,黎庶不自保。

高门先破碎,大屋例倾倒。

间或遇茅舍,呻吟遗稚老。

常恐马蹄响,无罪被擒讨。

逃奔深谷中,又惧虎狼咬。

一朝稍苏息,追胥复纷扰。

微言告者谁,劝我宿须早。

人生值艰难,不如路傍草。

形式: 古风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

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

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

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

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