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菜

大雨困淋漓,小雨伤霢霂。

哀哉南亩人,日夜涂手足。

入仓无一粒,敢望祈报福。

馀功归老圃,畦菜青满目。

长官却野馈,性命赦鸡鹜。

何须问清白,荐德刍一束。

归来辍食叹,每悔釜炊玉。

青衫尚如此,何况膏粱腹。

愿君少自宽,谋远须食肉。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雨倾盆而下,小雨如泣如诉。
可怜南田的农夫,日夜辛劳,满手满脚都是泥泞。
粮仓空空如也,哪里还敢期待丰收的恩赐带来福祉。
剩余的力气留给老园丁,菜地里的蔬菜一片翠绿。
官员退回了乡间的赠礼,连鸡鸭也得以保全生命。
无需追问清白,只需一捆草料,表达敬意就足够。
回家后停止进食,感叹不已,后悔当初浪费食物。
连我这身青衫都如此艰难,更何况那些富贵之人。
希望您能稍微放宽心,长远打算,必须要有肉食来滋养身体。

注释

困淋漓:形容大雨不断。
伤霢霂:形容小雨连绵,令人感伤。
涂手足:形容劳动辛苦,满手满脚都是泥土。
祈报福:期待丰收以求福气。
老圃:年老的园丁。
野馈:来自乡村的馈赠。
荐德刍:用草料表示敬意。
釜炊玉:比喻奢侈浪费,视食物如珍宝。
膏粱腹:指富贵人家的饮食丰富。
谋远须食肉:长远计划需要充足的营养,暗示肉食的重要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在大自然中的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开篇“大雨困淋漓,小雨伤霢霂”表明连续的雨水影响了农事,给农人的生计带来了麻烦。“哀哉南亩人,日夜涂手足”则是对那些辛勤劳作却收成微薄的农人们的同情和怜悯。

接下来,“入仓无一粒,敢望祈报福”表达了农人的贫困与无奈,他们无法储备粮食,只能依赖天气变化求得好运。然后是“馀功归老圃,畦菜青满目”,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农人在田野里辛勤劳作,虽然收成不多,但仍旧乐观地面对着满目的绿色蔬菜。

以下,“长官却野馈,性命赦鸡鹜”显示了农人对生活中简单美好的珍视,他们即使是最基本的食物,也能感受到生命中的喜悦。“何须问清白,荐德刍一束”则是一种哲学思考,不必过分追求名誉,只需保持自己的本心。

最后,“归来辍食叹,每悔釜炊玉”表达了农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后悔,而“青衫尚如此,何况膏粱腹”则是说即使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也比那些追求奢侈生活的人要好得多。结尾“愿君少自宽,谋远须食肉”是一种劝慰和提醒,希望读者不要过于苛责自己,对未来有所规划。

这首诗通过对农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保持纯朴本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食菝葜苗

江乡有奇蔬,本草记菝葜。

驱风利顽痹,解疫补体节。

春深土膏肥,紫笋迸玉裂。

烹之芼姜橘,尽取无可辍。

应同玉井莲,已过猫头茁。

异时中州去,买子携根拨。

免令食蔬人,区区美薇蕨。

形式: 古风

食蟹

世言蟹毒甚,过食风乃乘。

风淫为末疾,能败股与肱。

我读本草书,美恶未有凭。

筋绝不可理,蟹续牢如縆。

骨萎用蟹补,可使无骞崩。

凡风待火出,热甚风乃腾。

中炎若遇蟹,其快如霜泠。

俗传未必妄,但恐殊爱憎。

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

虽失谅不远,尧蹠终殊称。

书生自信书,俚说徒营营。

形式: 古风

哭下殇

医之不得其方耶,抑其命有短长耶。

独尔能使吾悲若此耶,抑为父者皆爱其子耶。

苍颅夷颡,秀眉清目。今其存亡,其犹有鬼也。

使无物,则吾复何思。其尚有知也,则夫荒屋野寺。

风霜雨露,食息谁汝视也。

形式: 古风

夏日十二首(其十二)

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

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

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