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憩王少府东阁

披轩肆流览,云壑见深重。

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

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

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

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

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推开窗扉尽情浏览,云雾缭绕的山谷显得深邃而厚重。
秋天的天空与水面格外澄净,傍晚的林间烟霭愈发浓厚。
坐在屋角仿佛能分隔出洞天福地,檐头之外层峦叠嶂排列有序。
这曲折幽深的景象唤起深深的幽静之感,高低错落的山峰形态各异,各具风韵。
内心惭愧未能如隐士般潜心修行,只能空想仙人留下的足迹。
幸亏有这处可供攀登之处,使我能在清寂中找到归宿。

注释

披轩:推开窗扉。
肆流览:尽情浏览。
云壑:云雾缭绕的山谷。
见:显得。
深重:深邃而厚重。
空水:天空与水面。
秋:秋天。
弥净:格外澄净。
林烟:林间烟霭。
晚:傍晚。
更浓:愈发浓厚。
坐隅:坐在屋角。
分:分隔出。
洞府:洞天福地。
檐际:檐头之外。
列:排列。
群峰:层峦叠嶂。
窈窕:曲折幽深。
生:唤起。
幽意:幽静之感。
参差:高低错落。
多:各具。
异容:风韵。
还惭:内心惭愧。
大隐:隐士。
迹:潜心修行。
空想:只能空想。
列仙:仙人。
踪:留下的足迹。
赖此:幸亏有这处。
升攀:可供攀登。
处:之处。
萧条:清寂。
得所从:找到归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披轩肆流览"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探寻与欣赏。"云壑见深重"则是对雄伟山势的描述,这里的“云壑”指的是被云雾环绕的山峰,给人以神秘庄严之感。

接着,“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两句,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描写了清澈见底的流水和逐渐浓郁的林间烟雾。这里的“空水”指的是清澈透明的河流,“林烟”则是秋日傍晚时分,林中的薄雾。

"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一段,诗人描述了自己置身于山中洞府之内,望见群峰排立。这里的“坐隅”意味着在深邃幽静的地方驻足,“檐际”则是指屋檐边缘,那里可以远眺到连绵不绝的群峰。

"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两句,是对山中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窈窕”的字眼传达了一种深邃、曲折之美,而“参差”一词则形容了峰峦的层次分明和各具特色。

最后,“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四句,是诗人表达对古代隐逸之士的敬仰,以及自己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在这里,“还惭大隐迹”表明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在世间找到宁静之地的大隐士们感到羞愧。"空想列仙踪"则是对古代仙人的遐想,而“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展现了诗人通过登山探幽来寻求心灵上的解脱。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笔力和艺术造诣,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湘中作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登临沮楼

高深不可厌,巡属复来过。

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

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

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

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

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登城楼望西山作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登总持寺阁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