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汉宫中的妃子难道不会死去,异国他乡的她们孤独地埋葬。
千里迢迢运送的黄金,却换来了她们如蛾眉般的美丽躯体化为枯骨。
车队在夜晚返回边塞,马匹静立,无人言发。
众人共同痛恨那些画师,他们在坟头对着明月哭泣。

注释

岂不死:难道不会死去,表示对宫女命运的悲叹。
异域:指远离家乡的异国他乡。
蛾眉:古代女子美丽的眉毛,此处代指美女。
丹青人:指画家,这里暗指宫廷画师。
坟上哭明月:在坟头对着明月哭泣,表达哀悼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被迫远嫁匈奴的悲凉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哀思。"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两句,通过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昭君命运的惋惜和不解,同时也映射出她在异乡的孤独与哀伤。

接下来的"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则透露出历史交易中的人伦悲剧。王昭君以美貌作为和亲的条件,却最终只留下了枯骨,表面上的富贵(万里驮黄金)与内心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这两句通过描写昭君返回时的情景,传达了她的哀伤与孤独。夜晚的边塞之地,她所乘坐的车辆缓缓行进,而周围的马匹却因悲伤而不再嘶鸣,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沉重的氛围。

最后两句"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则表达了诗人与昭君共同的哀思。"丹青人"指代画工,以王昭君之美入画,但终究不能挽留她的命运。在墓前对着明月流泪,是诗人对于历史无法逆转的无力感和深切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往历史的深刻同情。

收录诗词(55)

常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字:号不详
  • 生卒年:708-765

相关古诗词

送楚十少府

微风吹霜气,寒影明前除。

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

鲤鱼在金盘,别鹤哀有馀。

心事则如此,请君开素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高楼夜弹筝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

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

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湍。

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

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

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

形式: 古风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