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夜晚寒冷,栖息在芦苇丛中,拂晓的光线照亮了西边的树林。
朝阳初升于河面之上,立刻让游子的心境变得清澈。
秦地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郊外田野笼罩着春天的阴霾。
水面平静,适合垂钓,小舟在碧绿的深水中轻轻摇曳。
驶出港湾,眼前展现千里景色,令人心胸开阔,追寻远方。
我敲击船舷回应渔夫,随之吟唱起《沧浪吟》这首诗。

注释

宿:过夜,停留。
晓色:黎明的光线。
川上:河流上。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纤翳:微小的云雾。
春阴:春天的阴霾。
钓鱼:垂钓活动。
绿水:清澈的绿色水域。
旷然:空旷开阔。
渔父:渔夫。
沧浪吟:古代诗歌,此处可能指代隐逸或归隐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景象,诗人在芦苇丛中过夜,清晨时分,天色明亮,西林初现曙光。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河川,使游子的心情也变得澄清。秦地的天空干净无云,而郊野则弥漫着春日的轻阴。波平如镜,渔人在水上钓鱼,舟小而水深。从浦口望去,可见千里之远,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探寻。

诗中的扣船应答,是对渔父呼唤的回应,而后续的沧浪吟,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在这首诗中,常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旅行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抒发。

收录诗词(55)

常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字:号不详
  • 生卒年:708-765

相关古诗词

梦太白西峰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馀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清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

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渔浦

春至百草绿,陂泽闻鸧鹒。

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

沤纻为缊袍,折麻为长缨。

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

扁舟与天际,独往谁能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第三峰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孤辉上烟雾,馀影明心胸。

愿与黄麒麟,欲飞而莫从。

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

山暝学栖鸟,月来随暗蛬。

寻空静馀响,袅袅云溪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鄂渚招王昌龄张偾

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

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

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

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

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

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

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