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僧(其一)

苦厄那能度,医王亦抱疴。

苔侵双屐湿,尘翳一瓢多。

锡杖频扶手,金刚为伏魔。

跏趺在禅榻,或恐是维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疾病的僧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苦厄那能度”,开篇即点出僧人所面临的苦难与挑战,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修行的艰辛。接着,“医王亦抱疴”一句,以“医王”自喻,既指出了僧人作为医者的身份,也巧妙地表达了即使医术高超者也难以摆脱疾病困扰的无奈,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苔侵双屐湿,尘翳一瓢多”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生动地描绘了病僧生活环境的简陋与清冷。苔藓蔓延,双屐沾湿,一瓢尘垢堆积,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僧人生活的艰苦,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锡杖频扶手,金刚为伏魔”则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精神状态。锡杖象征着修行的工具,频繁使用显示了僧人在病痛中的坚持与努力。而“金刚为伏魔”则借用了佛教中的概念,表达了僧人面对困难时内心的坚定与力量,以及对战胜自我、超越苦难的决心。

最后,“跏趺在禅榻,或恐是维摩”两句,以维摩诘为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维摩诘是佛教中著名的居士,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这里将病僧比作维摩诘,不仅赞扬了僧人的智慧与慈悲,也暗示了其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僧(其二)

闻钟苦夜长,形影自凄凉。

忏悔除前障,呻吟检古方。

坐非同面壁,卧岂倦津梁。

气运有时尽,千花塔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集郑氏乌石别墅(其一)

众山环曲径,乱竹掩衡门。

塔影云中寺,人烟郭外村。

新蝉喧白昼,归鸟报黄昏。

此地清幽甚,依稀似习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集郑氏乌石别墅(其二)

虽是居城市,却无城市喧。

僧归残雨寺,樵度隔云村。

花落鸟声歇,草多萤火繁。

斜阳人散后,留鹤守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法云寺对月

空界云阴敛,祗园月色澄。

光生初动磬,影送未归僧。

入水悟禅意,照林疑佛灯。

更阑纵吟眺,衣上露华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