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作

六州铁铸此生错,百炼钢为绕指柔。

稷下更无驺子说,梦中犹作杞人忧。

风催药熟宵馀火,雨带潮寒夏欲裘。

海外此情谁共忆,柝声笳吹起边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病中作》由清代诗人姚莹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六州铁铸此生错,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铁与钢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铁铸成的六州,象征着人生中的错误与挫折;而百炼成钢,却在诗人笔下转化为“绕指柔”,寓意着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人的心性能够变得坚韧而柔软,展现出一种内在的韧性与适应力。

颔联“稷下更无驺子说,梦中犹作杞人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稷下,古代齐国的一处学府,这里暗喻知识与智慧的源泉。然而,在诗人看来,稷下的学说似乎已不再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即使在梦中,他依然忧虑着那些如同杞人忧天般的问题,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颈联“风催药熟宵馀火,雨带潮寒夏欲裘”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的景象,风催促着药香弥漫,余火映照着夜色,雨带来了潮湿的寒意,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

尾联“海外此情谁共忆,柝声笳吹起边楼”将思绪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海外的情景,与诗人当前的处境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考。柝声与笳吹,边楼上特有的声音,既增添了画面的氛围,也暗示了边疆的遥远与战争的威胁,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切。

整体而言,《病中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生活困境以及对社会、国家的忧虑时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1)

姚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

断肠骨肉死生分,哀叫天高惨不闻。

偷息为留身养母,买山还葬事贻君。

贫儒岂作三公计,荒殡何艰七尺坟。

江海茫茫寒食节,九原无处荐灵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谦弟

贱贫骨肉常相弃,况是天涯谪宦馀。

人作鸟言番社熟,路逢鬼笑客囊虚。

春风有约草先绿,海岛无方颜再朱。

别久莫嫌疏寄语,恶怀愁绪不堪书。

形式: 七言律诗

述忧(其一)

人生无百岁,八九在忧患。

仕宦与远游,纷纷多聚散。

骨肉四五人,常苦不相见。

无几为欢娱,行行复愁叹。

青蝇满天地,黄雀动遭弹。

一朝失我怙,寸草自兹断。

哀绝平生亲,生死不相唤。

悠悠九泉路,杳杳谁与伴?

衣物永弃捐,诗书亦零乱。

天涯作寒食,万里方汗漫。

形式: 古风

述忧(其二)

天风作海涛,六合恣一吹。

巨浸淹北斗,何处著大地?

飘飘断梗流,溟涬将安致?

鸿蒙忽已远,莫问开辟意。

苒苒优昙花,业风偶飘坠。

一沾道傍污,素质委泥渍。

蹂躏何足道,惜此天人瑞。

达哉庄叟论,齐物以为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