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岩

谁扇洪炉欲煮铁,一寸如冰不曾热。

岁寒心事梅花知,炭事如何与冰说。

西岩结屋烟作罩,斑斑不露如隐豹。

人生大欲刚断除,静处生涯乃仁乐。

碧梧翠竹呈琅玕,寒泉玉佩鸣珊珊。

终焉为计亦不恶,岂知白日生羽翰。

翻思一夜钟鸣时,先生高卧如希夷。

何人更嗔瘴鬼疟,及锋而用皆惊疑。

荐泉采菊想遗迹,奚其与侣昌黎伯。

薰莸已定人所知,聊把曾游纪岩石。

形式: 古风

翻译

是谁想要点燃大火炉,去熔炼铁块,但一寸铁却始终冰冷未热。
寒冬时节,只有梅花能理解我的心事,可是炭火又怎能向冰雪诉说。
在西岩上建屋,烟雾缭绕如同面纱,斑驳隐现,犹如藏匿的豹子。
人生最大的欲望一旦去除,平静的生活就是真正的仁爱之乐。
碧绿的梧桐和翠绿的竹子展示着美丽的光泽,清冷的泉水和玉佩发出悦耳的声音。
最终的打算也算不上坏,谁能料到白天竟长出翅膀。
回想那夜钟声响起时,先生安睡如古代的隐士希夷。
又有谁会责怪山中的瘴气引发的疾病,面对它时都感到惊讶和疑惑。
在泉水边采菊,仿佛能感受到先贤的足迹,这与韩愈这样的朋友有何不同。
薰莸之别,人所共知,姑且记录下曾经游历的岩壁以作纪念。

注释

洪炉:大火炉。
炭事:指熔炼之事。
西岩:西部的岩石。
仁乐:仁爱的乐趣。
琅玕:形容碧梧翠竹的光泽。
羽翰:比喻翅膀或飞翔。
希夷: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指安静的睡眠。
瘴鬼疟:热带山林中的疾病。
昌黎伯:指韩愈,因其籍贯昌黎,故称。
薰莸:薰香和臭草,比喻好坏分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岩的所见所感。首句以奇特的比喻,将炽热的洪炉与冰冷的一寸铁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世事变迁,唯有坚贞如梅的心境不受外界影响。接下来,诗人赞美西岩的自然环境,房屋隐于烟雾之中,犹如豹纹斑驳,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方式。

诗中提到人生欲望应去除,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仁爱,这是诗人的人生哲学。碧梧翠竹和寒泉玉佩的意象,增添了清幽的氛围,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并非不好,甚至在白日也能感受到超脱的羽翼。夜晚的钟声和先生的高卧,暗示了诗人对道家逍遥境界的向往。

诗人反思过去,即使面对疾病(如瘴鬼疟疾),也能从容应对,令人惊讶。他怀念古人,如韩愈,感叹自己的游历就像曾子记录孔子言行一样,留下了珍贵的回忆。最后,诗人强调了薰莸之辨,表明自己对善恶已有明确的认识,只是简单地记录下这次游历的石头,作为历史的见证。整首诗语言优美,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85)

蒲寿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金山寺呈茂老

长江气势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莲宫。

江流万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谁能穷。

溯流远见一培塿,传闻壮观疑谈空。

风帆渐迫惊诡异,金碧还绕深蒙茸。

小船破浪与客去,系缆阶石穿玲珑。

门前笔架水面立,波涛日夕相撞舂。

重楼复道费登陟,面面奇怪陡不同。

丹徒西望耸观阁,淮海大块居其东。

倚栏檐外水转窄,飞鸿没处明双瞳。

与僧煮茗话今古,莫穷幻眇窥鸿濛。

瀛洲方丈在何许,骑牛觅牛休憧憧。

遥指危樯夜泊处,惊飙飘簸如飞蓬。

禅关深闭浪打屋,夜定不动猜游龙。

清游适值九月九,汲泉细摘黄花丛。

水上登高复谁信,證明赖有今远公。

登堂恍惚见坡印,瓣香起敬仙佛踪。

想像形容记言语,涕零心恻生不逢。

未穷清兴下山去,扁舟一瞬在阆风。

作诗聊复纪游迹,来寻此迹何时重。

形式: 古风

登北山真武观试泉

莫誇阳羡茗,在彼山之巅。

莫誇惠山溜,试此山之泉。

不生陆鸿渐,渴死卢玉川。

且共春风里,不斗社雨前。

雀舌最嫩弱植耳,嘉树一发如针然。

灵苗合让武夷贡,清香不与罗浮专。

北山古丘神所授,以泉名郡天下传。

置邮纵可走千里,不如一掬清且鲜。

人生适意在所便,物各有产尽随天。

蹇驴破帽出近郭,裹茶汲井手自煎。

泉鲜水活别无法,瓯中沸出酥雪妍。

山中道士不识此,弹口咋舌称神仙。

从今决意修茗事,典衣买树莳井边。

道士且莫颠,古人作善戒所先。

山中种茶一百顷,不如山下数亩田。

饥餐渴饮无长物,何患敲门惊昼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登师姑岩见城中大阅恍如阵蚁因思旧从戎吏亦其中之一蚁感而遂赋

晨起扪层巅,苍茫见尘市。

鼙鼓生远陴,壶蜂在幽耳。

遥知细柳屯,于时阅军士。

俯彼万铠群,微哉一窖蚁。

初集如慕膻,俄拥如聚米。

或圆如旋磨,或方如缘几。

隐隐床下声,牛斗差可拟。

未熟黄粱间,忽忆大槐里。

昔在群蚁中,不知蚁是已。

长揖谢孙穰,微笑辞剪起。

蛮触胡为哉,鸡虫今已矣。

醉眼未醒时,此真尺与咫。

更陟最上头,须弥亦芥子。

形式: 古风

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郭中爱青山,推窗纳青碧。

不见山中人,白云自堆积。

登睇廓悠悠,此眼亦已窄。

但见寰中尘,不见尘中客。

相去讵几许,恍若万里隔。

日暮攀崔嵬,泫然感畴昔。

蜀道无人行,嵩山绝蹄迹。

岂无九回肠,安得双飞翮。

倾我百壶酒,抚此千丈石。

不知蜡屐翁,著得几量屐。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