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月夜

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

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

青女霜枫重,黄牛峡水喧。

泥留虎斗迹,月挂客愁村。

乔木澄稀影,轻云倚细根。

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日转东方白,风来北斗昏。

天寒不成寝,无梦寄归魂。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边塞之地,抱病而居的孤独与凄凉。"抱疾漂萍老"表明诗人因年迈多病,无力再度飘泊;"防边旧谷屯"则写出他如今只能在边关的古老谷地屯守,境遇之艰辛可想而知。

春天本是农耕的季节,但诗人却不得不亲历异乡的风俗习惯,这种生活与往日大不相同。"春农亲异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思念;"岁月在衡门"则暗示时光在流逝,岁月匆匆,而自己却困守于此。

"青女霜枫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深秋之际,霜露积重,枫叶更显得沉甸甸;"黄牛峡水喧"则是对秋夜中牛群过水声响的细腻刻画。诗人通过这些景物,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

"泥留虎斗迹"表明山间泥泞中还残留着猛兽搏斗的痕迹;"月挂客愁村"则是在夜深露重之际,诗人思乡之情更为浓烈,连月亮都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忧愁。

"乔木澄稀影"写出树木在清晨或夜晚的稀薄阴影;"轻云倚细根"则是描绘云朵轻柔地依附在细小的枝条上。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与无奈。

"数惊闻雀噪"表明诗人时常被鸟鸣声惊醒;"暂睡想猿蹲"则是在短暂的休息中,他又一次沉浸在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中,仿佛能听到远处山林间猿猴的啼叫。

"日转东方白"描绘了太阳自东向西运行,天色渐渐变亮;"风来北斗昏"则是夜幕降临,大地在北斗星座下逐渐陷入黑暗。这些自然现象更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光阴交替的感慨。

最后两句"天寒不成寝,无梦寄归魂"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寒冷而难以安然入睡,甚至连梦境中寻求归隐的愿望都无法实现。这是对他内心深处无尽哀愁和对故乡深切思念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边塞之地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国的深沉思念。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禦长。

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

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

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南客潇湘外,西戎鄠杜旁。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

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北风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

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

执热沈沈在,凌寒往往须。

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

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

隐几看帆席,云州涌坐隅。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立秋雨院中有作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

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