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与内子同至西湖诂经精舍作

琴书跌宕,老作西湖长。

精舍对南屏,好览遍、云山苍茫。

年年浪迹,未辨钓鱼船,湖楼上,秋容爽,聊寄烟波想。

烟波淡荡,容得闲鸥两。

入道是刘樊,愧草草、未离尘网。

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摇双桨,同游赏,粗不浮生枉。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鉴赏

这首《蓦山溪》描绘了作者与妻子一同游览西湖诂经精舍的场景,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和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琴书跌宕,老作西湖长”以“跌宕”的琴声和书卷,象征着作者在西湖边的悠然生活。接下来“精舍对南屏,好览遍、云山苍茫”,描绘了精舍与南屏山相对,作者尽览四周云雾缭绕的山色,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年年浪迹,未辨钓鱼船,湖楼上,秋容爽,聊寄烟波想。”描述了作者每年在西湖边游历,未找到钓鱼的乐趣,却在湖楼之上感受到秋日的清爽,寄托了对烟波浩渺的向往。

“烟波淡荡,容得闲鸥两。入道是刘樊,愧草草、未离尘网。”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烟波之美,能够容纳悠闲的鸥鸟,表达了作者对于像刘禹锡、樊川这样的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未能完全摆脱世俗束缚的遗憾。

最后,“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摇双桨,同游赏,粗不浮生枉。”总结了这次游览如同梦境一般,不必过于在意,只需摇动双桨,与妻子一同享受这湖光山色的美好时光,认为这样的人生才不虚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自省。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醉花阴.咏自鸣钟

轧轧声中昏又晓。暗运机关巧。

帘幕寂无人,忽听叮咚,幽梦惊回悄。

金针镇日冰轮绕。旋转何时了。

莫道不销魂,听取声声,只是催人老。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玉蝴蝶.秋宵不寐,灯下偶成

一夜西风萧瑟,天涯芳草,定自阑珊。

才了春愁,秋恨又上眉端。

漏迟迟、声低易断,灯黯黯、花小难圆。起凭栏。

月华满地,寒透屏山。年年。

鸟啼花落,旧游如梦,旧梦如烟。

对酒当歌,镜中非复少时颜。

碧霄迥、琼楼何处,红桥远、玉笛谁边。不成眠。

且将苦语,谱入哀弦。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扫花游(其一)雷锋

阿师老矣,想卓锡空山,更无俦侣。鬝头健举。

笑枯禅不死,半空撑柱。破了袈裟,一抹斜阳艳补。

问神悟。奈千载寂寥,铃铎无语。临水高几许。

化丈六金身,踏波而舞。废兴无数。

叹黄妃旧珑,已无寻处。绝顶春回,尚有桃花乱吐。

倩迦叶,向空中、笑而拈取。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扫花游(其二)宝石

是何楚楚,看绰约凌空,藐姑仙子。

圣湖见底,宛新妆对镜,铅华都洗。

雨态云容,化作阑干泪水。暮烟紫。

算描就翠娥,眉妩娇细。红袖天外倚。

问上界高寒,可能禁此。伶仃钿珥。

压人间万种,等闲罗绮。独立空山,剩有神尼唤姊。

肯容易,嫁东风、石尤夫婿。

形式: 词牌: 扫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