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华山

仙华矗万仞,我乃庐其东。

日夕与山对,今兹踏玲珑。

起左信奔鹿,当前任啼狨。

大啸崖石裂,一览天宇空。

苍松饱风雨,绝壁挂老龙。

樵斧不得睨,抚根憩吾躬。

邈哉轩辕氏,问道由崆峒。

龙髯一以远,千载悲遗弓。

犹传少女灵,鍊玉于焉宫。

山林重帝胄,香火明民衷。

我来重怀古,揽涕临西风。

何当刺飞流,一洗磊磈胸。

形式: 古风

翻译

仙华山高万仞,我就住在它的东侧。
日夜与山相对,今日我踏遍玲珑峰峦。
起身向左追赶鹿群,前方任由狨猴啼叫。
大声呼啸,山崖石缝裂开,仰望天空一片空旷。
苍翠松树饱经风雨,峭壁上挂着老龙般的藤蔓。
砍柴人的斧头不能随意观看,我在树根旁休息。
遥远的黄帝啊,你的问道之路始于崆峒山。
龙的胡须已消失在远方,千年历史让人悲叹遗失的弓箭。
传说中的少女之灵,仍在那宫殿炼玉。
山林中承载着帝王的血脉,香火象征着百姓的信仰。
我此行重访古迹,面对秋风洒泪凭吊。
何时能刺破飞流瀑布,洗尽我胸中的块垒。

注释

矗:高耸。
庐:居住。
玲珑:形容山峰错落有致。
奔鹿:形容快速奔跑。
啼狨:狨猴的叫声。
啸:大声呼喊。
绝壁:陡峭的悬崖。
轩辕氏:古代华夏始祖黄帝。
遗弓:象征黄帝的遗物。
少女灵:可能指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鍊玉:炼制玉石。
帝胄:帝王的后代。
香火:祭祀时的烟火,象征信仰。
涕:眼泪。
刺飞流:比喻冲破困难或洗涤心灵。
磊磈:形容心中积压的不平或困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仙华山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仙华矗万仞,我乃庐其东”表明诗人居住在仙华山的东侧,山势高耸如同仙界一般。接着,“日夕与山对,今兹踏玲珑”写出了诗人每天面对着山的静谧与神秘,与之对望,今日特意踏访山中的奇石美景。

“起左信奔鹿,当前任啼狨”中,“左”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某个地名或方位,描述了诗人在山中追寻古老传说的场景,而“狨”是一种野兽,这里可能象征着勇猛或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大啸崖石裂,一览天宇空”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诗人在山中大声呼啸,与巨大的岩石相呼应,仿佛一览无余地看到了广阔的天空和宇宙。

“苍松饱风雨,绝壁挂老龙”中,“苍松”形容了古老苍劲的松树,而“绝壁挂老龙”则是对山石绝壁上盘旋的古老龙脉的形象描绘,这里充满了神秘和自然之美。

“樵斧不得睨,抚根憩吾躬”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谦卑与敬畏之情。樵夫斧声是劳动的声音,抚摸树根,感到自己的渺小。

“邈哉轩辕氏,问道由崆峒”中,“轩辕氏”指的是黄帝,这里提及古代圣人的道德与仙华山的神秘有关联,表达了诗人对远古文化的追寻和敬仰。

“龙髯一以远,千载悲遗弓”则是对传说中龙的形象描绘,以及对于过去英雄遗留下来的弓箭的感慨。

“犹传少女灵,鍊玉于焉宫”这里可能是在讲述仙华山中的一个古老传说,关于一位少女灵魂与山中某处古迹有关联。

“山林重帝胄,香火明民衷”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林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古代帝王陵墓所在的景象描绘,香火表达了人们对于先祖的敬意和怀念。

“我来重怀古,揽涕临西风”表明诗人在此行走时,不禁对往昔产生深深的怀念之情,而“揽涕临西风”则是形容诗人在山巅眺望远方,感受着秋风中的寂寞。

最后,“何当刺飞流,一洗磊磊胸”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像古代的勇士一样,乘风破浪,洗涤心灵深处的烦恼与尘埃。

收录诗词(104)

方凤(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字:韶卿(韶父)
  • 号:岩南
  • 籍贯:宋元间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40—1321

相关古诗词

游宝掌山寺

兹辰欲有适,轩车偶来骎。

斸苔北村南,荒竹晴窗阴。

接语未及久,相邀指丛林。

涧行任诘曲,岩眺经嵚崟。

于时春早暄,生意见草心。

红紫寂未动,万山苍翠深。

伊予夙好游,忽忽老见侵。

孤兴尚衡霍,遐思或巫黔。

况此近居里,而能盍朋簪。

裂石发悲啸,沿流引清斟。

扪萝复忘疲,古洞穷幽寻。

岂无声利痼,见笑山水淫。

人生本来浮,世故未易任。

藓崖拂前题,俛仰已昔今。

我法姑用我,眷言属同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答柳道传饷笋

东家鼎烹矜大嚼,西家呼卢赛乳酪。

肉食那知儒素风,似君臭味将无同。

知我山斋少白粲,随时易办松花饭。

佐食投箸毋乃馋,筠笼新掘来幽岩。

封题遥寄四五尾,歆然解剥出肌理。

和以芹根及薤芽,醯盐澹著香无涯。

黄齑脱粟绝滓腻,得此加餐检残笥。

手把南华读一过,诗思陡涌如春波。

题箑酬君君莫笑,胸中成竹谐清调。

形式: 古风

题光风霁月楼

人间底处无风月,知用何时最佳绝。

芳播崇楼淑气浮,影涵古桂清辉发。

向来雅重无极翁,洒落襟怀与此同。

去之百世犹彷佛,宛见道貌匡庐中。

谁题品语黄太史,大书四字紫阳子。

今从建水得此本,如拾蠙珠捲文绮。

携归八咏双溪州,晏然直与造化游。

无边妙处乃萃此,韪矣君家百尺楼。

形式: 古风

题郑氏义门

人爱渭水清,毕竟河流浑。

不知黄虞世,何处觅旌门。

旌门纵百世,岂能外彝伦。

祇因风气漓,遂表为义民。

麟溪有寒泉,西流类拖绅。

泉声遍塞耳,乱却牝鸡晨。

夜帐泼烟黑,秋缸吐火红。

六世孝友家,元属书声中。

烂银铺作榜,绰楔何崔崔。

户神似相语,莫遣阿奴来。

人心一遭蛊,五官皆作魔。

不赓斯干诗,却听燃萁歌。

兄弟本一气,为利分汝尔。

借问嗜利人,千载得不死。

鸱鸮巢满林,何地不感恻。

若非慈乌啼,血泪收不得。

我身亲乃有,况此身外物。

世人果何思,肝胆每相贼。

当年朱两轓,回首血在颐。

争如义门鬼,千载不馁而。

何人非杨椿,如椿能几人。

祇缘本心死,所以有缁磷。

大树大十围,枝叶日敷蕃。

愿培百尺土,庇此千岁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