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钱塘江迎潮

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鶱海波击。

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

低昂上下如桔槔,顷刻性命轻鸿毛。

赍囊负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

因思羊肠盘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

人生触处有万险,岂必此地多风涛。

愿言夷险不须问,莫负对酒持霜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行驶于钱塘江上,迎接涌来的潮汐的壮丽景象。开篇“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鶱海波击”两句,以宏大之笔触,将观者带入一个气势磅磅的场景,潮水如同翻腾的银河,冲破苍穹,与天相接,仿佛有神兽鲲在其中怒吼,鹏鶱(传说中能够乘风而起的大鸟)随波飞舞,海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

紧接着,“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进一步渲染了潮汐的威力与速度,潮水如同翻滚的云朵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有无数马匹在天际奔跑,与惊雷相伴。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更传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力量与速度的感受。

“低昂上下如桔槔,顷刻性命轻鸿毛”则是一种内心体验的抒发。诗人将自己在潮汐中的感觉比喻为坐着翻滚的木筏(桔槔),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一种生死攸关的紧迫感,仿佛生命在这强大的自然力面前轻如鸿毛。

诗人随后提及“赍囊负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显示了他对行程的准备和期待,以及对于一天之内能完成众多事情的希望,尽管旅途中充满了危险与困难,但诗人的心态却是积极向上的。

然而,当诗人“因思羊肠盘九坂,攀援蜀道愁狖猱”时,他的心情似乎有所转变。这里他回忆起蜀道的艰辛,这条道路蜿蜒曲折如同羊肠小道,而攀援蜀道则充满了忧虑和困顿,仿佛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最后,“人生触处有万险,岂必此地多风涛。愿言夷险不须问,莫负对酒持霜螯”是诗人的感慨和劝勉。诗人意识到人生的路途充满了无数的危险,并非只在这波涛汹涌之地。因此,他表达出愿意直面这些困难,不必过问,而不是逃避。在最后一句中,诗人提醒自己,也许是在酒桌上,与友人畅饮,持着带有霜冻的酒杯和蟹螯(螃蟹),不要辜负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一种面对自然、面对人生的勇敢态度。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严陵钓台

汉纲久陵迟,国柄授权室。

中兴得英主,威明戒前失。

三公经邦手,吏事困精覈。

功臣欲图全,犹不任以职。

矧兹故人分,义等天伦戚。

卓哉子陵心,秉哲固前识。

投身豢名爵,岂得枉寻尺。

万钟虽云富,樊雉非予匹。

石濑清且泚,苍崖耸而直。

投竿事幽寻,钓水鲜可食。

羊裘御冬温,衮绣未云益。

三旌屠羊肆,义在不吾易。

用舍各有趣,高风亘今昔。

形式: 古风

别西斋诸友

浮云如积酥,凉飙劲弦疾。

溶溶渺天末,飘忽易相失。

悬弧四方志,匏系非予匹。

平生结欢久,始愿胶投漆。

别离伤素怀,此身任萍迹。

形式: 古风

县斋书事(其三)

身名于我两悠悠,形影相忘懒赠酬。

拟把一竿沧海去,飘然清世一虚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县斋书事寄张世贤

朝衙群吏集,戢戢同队鱼。

暮衙群吏散,翩翩若惊凫。

归来坐虚室,开编对璠玙。

启户阒无人,清风入吾庐。

持杯邀明月,大嚼时与俱。

跰跹步松阴,对影聊相娱。

嗟予懒惰久,阔略与世疏。

故人隔清湘,怀抱何由舒。

为问鲁山翁,此意今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