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岩高志尹寄寿

冠屦天地间,车笠风云从。

我行半东南,已复八十翁。

取友必端人,求我我蒙童。

初见老不化,宿学今何功。

万丈委羽山,中有人中龙。

文气苏玉局,心事庞德公。

岂不愿纳交,谁与先为容。

何物瀹小子,托根岁寒松。

寄我寿我诗,墨妙扬古风。

扇开眼眊氉,翼起身龙钟。

要知片云外,实共二浙东。

气以类相应,面未心已同。

端如获骊珠,不羡放鸽笼。

滥吹谱美茎,难报来施丰。

形式: 古风

翻译

冠履天地间,车笠风云从。
我行半东南,已复八十翁。
取友必端人,求我我蒙童。
初见老不化,宿学今何功。
万丈委羽山,中有人中龙。
文气苏玉局,心事庞德公。
岂不愿纳交,谁与先为容。
何物瀹小子,托根岁寒松。
寄我寿我诗,墨妙扬古风。
扇开眼眊氉,翼起身龙钟。
要知片云外,实共二浙东。
气以类相应,面未心已同。
端如获骊珠,不羡放鸽笼。
滥吹谱美茎,难报来施丰.

注释

冠屦: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形容人的生活状态。
车笠:古代出行的简朴工具,车顶有伞状的笠。
风云:比喻气势或际遇。
半东南:方位,指南方和东方的一半。
八十翁: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端人:正直的人。
蒙童:尚未成熟的年轻人。
宿学:有学问的老者。
委羽山: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高峻之地。
人中龙:比喻杰出的人物。
苏玉局:可能指有才华的文人。
庞德公:东汉隐士,象征隐逸之士。
瀹小子:洗涤心灵的年轻人。
岁寒松:比喻坚韧不屈的人。
寿我诗:赠予我长寿的诗篇。
墨妙:书法精妙。
眊氉:眼睛昏花。
龙钟:形容行动迟缓。
二浙东:浙江东部地区。
气以类相应:气息相投,志趣相同。
骊珠:传说中的宝珠,比喻难得的才识。
放鸽笼:比喻束缚自由的地方。
滥吹谱美茎:过分赞美别人的优点。
来施丰:他人的慷慨馈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次韵黄岩高志尹寄寿》,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才情的赞赏。首句“冠屦天地间,车笠风云从”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如同天地间的风云人物。接下来,诗人自述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交友的严谨标准,期待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交。

诗中提到“万丈委羽山,中有人中龙”,赞美了朋友的才华横溢,犹如深山中的龙,文采斐然。诗人又以“文气苏玉局,心事庞德公”表达对朋友精神世界的敬仰,将他比作古代隐士庞德公。然而,诗人感叹自己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接近这样的朋友,暗示了交友的不易。

“扇开眼眊氉,翼起身龙钟”描绘了诗人收到朋友寄来的诗篇时的情景,扇子打开,诗篇如龙飞凤舞,令人眼前一亮。诗人感慨自己身处“片云外”,与朋友虽相隔遥远,但心志相通。最后,诗人表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认为他们的交往如同珍贵的骊珠,胜过笼中之鸽,表达了深深的友谊和对对方才华的赞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深厚理解和对朋友的敬重。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舅氏竺九成

合围未解急燕聊,借骑谁能使大辽。

定远好从鞭马取,管城于我亦平交。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僧仁泽(其三)

来游大梵天,邂逅兴悠然。

一见新犹故,相忘丑亦妍。

藕花诗有句,莲社我无缘。

不必参禅话,诗镫自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演雅

洛阳棘满门,连昌菌当衙。

枸杞怪成犬,寄奴妖见蛇。

芸香虚辟蠹,鞠梅工两蛙。

黄檗到里苦,紫荆无外遮。

衰绿秋蒲柳,赧赤春金沙。

薰莸类莫辨,桐梓谁汝嘉。

山下犹有蕨,邱中能无麻。

杖老竹生力,炷病艾焮痂。

芷兰足幽媚,桃李从俗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次韵戴成叔(其九)

雪溪后人贤,门户郁相扶。

牙签三万轴,研究勤三馀。

天命未可期,毋嗟失东隅。

但问道在己,穷达何关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