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游敬亭得并字

湘中三年梦乡井,敬亭重游心目醒。

双流夹镜一溪来,千仞齐云两峰并。

丛祠秋报同奠桂,兰若晚酣催煮茗。

晴岚煖翠约花时,往觅丹梯登绝顶。

形式: 古风 押[迥]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汪泽民的《秋日同游敬亭得并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游览敬亭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人文活动的和谐。

首句“湘中三年梦乡井”,以湘中三年的离愁别绪开篇,引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定下基调。接着“敬亭重游心目醒”一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敬亭山,心中那份久违的喜悦与觉醒。

“双流夹镜一溪来,千仞齐云两峰并”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敬亭山的壮丽景色。双流如同镜子般映照着山川,千仞高峰直插云霄,两峰并立,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美。

“丛祠秋报同奠桂,兰若晚酣催煮茗”则转向人文活动的描写。秋日里,人们在丛祠前祭拜,共同品尝桂花糕,享受丰收的喜悦;夜晚,僧侣们在兰若(寺庙)内欢聚,煮茶品茗,谈笑风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晴岚煖翠约花时,往觅丹梯登绝顶”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晴朗的天空下,山岚温暖而翠绿,正是赏花的好时节,诗人与友人约定前往寻找通往山顶的红色石阶,去攀登敬亭山的最高峰,寓意着追求精神上的高远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态度。

收录诗词(25)

汪泽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 字:叔志
  • 号:堪老真逸
  • 籍贯:宁国宣城
  • 生卒年:1273—1355

相关古诗词

游黄山汪南山先生惠诗以病为辞次韵答谢

轩辕轻举同浮丘,黄山到今仙境留。

攒峰排云三十六,势压地轴雄南州。

玄乡倒景接虚旷,太空清气凭萧飕。

恍疑万里运鹏翼,政似五月思貂裘。

尝闻丹炉灵药在,宝光夜静干斗牛。

我行虽云惬素尚,黄鹤不返令人愁。

忆年弱冠披图经,白发荏苒四十秋。

遐观奇绝勿轻去,山灵特为驱烟雾。

吾宗诗翁期不来,天风吹落惊人语。

何时同此采真游,尘缘誓将脱羁囚。

人间万事一杯酒,鼠肝虫臂徒包羞。

形式: 古风

紫山寺晚望山门

胜绝瞿硎地,中藏六洞天。

山门云引路,石室月通泉。

鸟径莓苔涩,僧房紫翠连。

曾闻地主说,怅望夕阳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翠微寺

堂上麻衣坐,阶前锡杖泉。

人依碧霄近,寺与翠微连。

山拥无尘地,云开宿雨天。

明当临绝顶,禅榻借高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其一)

今代皇华使,张纲德业优。

弓刀閒上将,旌节按诸侯。

强禦成擒虎,高才善解牛。

遥怜浙江水,不向宛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