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孔继鑅赠给姚燮的第二首诗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句“憔悴君面颜,苍翠自君心”以对比手法,将友人的外貌憔悴与内心的坚韧、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敬佩。接着,“君心万丘壑,我日相攀寻”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相互探索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攀登万壑,寓意两人情感的深厚与不断深入。
“明河在天上,君诗清复深”两句,将友人的诗歌比作明亮的银河,既清澈又深邃,赞美了友人作品的高雅与内涵丰富。接下来,“木石写生致,大笔无凡今”则高度评价了友人的艺术才华,认为其作品如同木石般真实生动,笔触非凡,超越了平凡。
“以我好君意,脉脉谁能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情感的深深共鸣,以及这种情感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感受的复杂心情。“所惧中燕好,过笃伤于淫”则提醒自己要适度表达情感,避免过度沉溺,体现了诗人情感表达的节制与智慧。
最后,“邻树有疏阴,好鸟无繁音”以自然景象收尾,象征着友情如同邻树的疏影、好鸟的清音,虽简单却充满韵味,寓意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纯净而持久的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情感、艺术成就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体现了清代文人诗作中常见的友情主题与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