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伯玉二首(其一)

少年腾踏属骅骝,骨相疏明玉照秋。

湓口犹传旧令尹,豫章聊半古诸侯。

一官身外真无负,百故胸中自不留。

论荐由来公道在,谁将卓荦到需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赠吴伯玉二首(其一)》。诗中以“少年腾踏属骅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吴伯玉年轻时的英姿勃发,如同骏马骅骝般驰骋于世。接着,“骨相疏明玉照秋”一句,不仅赞美了吴伯玉的外貌俊朗,更寓意着他内心如玉石般纯净明亮,即便是在秋天也散发着光芒。

“湓口犹传旧令尹,豫章聊半古诸侯。”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吴伯玉的敬仰之情。湓口和豫章都是古代地名,这里借以暗示吴伯玉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其功绩足以与古代的贤臣相比肩。

“一官身外真无负,百故胸中自不留。”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吴伯玉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没有辜负自己的职责,也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不求回报。

最后,“论荐由来公道在,谁将卓荦到需头。”诗人感慨,推荐人才应当遵循公正之道,而吴伯玉正是这样一位卓尔不群的人物,他的才能和品德值得被更多人知晓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吴伯玉个人品质和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赏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公正用人、推崇贤能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赠吴伯玉二首(其二)

瞥去门阑两换春,标规仍惬此来亲。

能将官况为馀事,别有阳和到后尘。

衮衮何妨流水淡,纷纷谁数白头新。

拟论一报归恩地,愧我犹为栾棘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罗汉系南长老

诸方喉舌卷舂容,直指慈幢信长雄。

翳尽全开扪海月,清多平挹洗天风。

相望震旦传衣后,别寄西儿妙斲中。

好把沃洲论五老,冁然重此得支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螺川张太守二首(其一)

西南五马照青螺,众惜班春未几何。

绿发桑榆收太早,青云岐路剩来多。

仙家职事清閒好,逋客林泉取次过。

正恐此身休不得,再看邹律起阳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螺川张太守二首(其二)

凉飔一水漾清虚,画鹢翩翩北去初。

暂把壮图收绂冕,只留和气到阎闾。

海边有梦通琳阙,物外无心挂隼旟。

寄语琅琊好泉石,使君不是赋归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