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和尚赞

不道先师具大眼目,只道先师无肯路。

还有知得者么,杨岐之衣到松源师祖不传,临终谓兄弟久聚。

正路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

难以荷负正宗,临济佛法到此平沈。

痛哉痛哉,以此见先师,深得师祖之旨矣。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所作的《天目和尚赞》,主要赞扬了天目和尚的独特见解和修行境界。诗中提到“先师具大眼目”,暗示天目和尚具有深刻洞见;“无肯路”则表示他不拘泥于常规路径,可能是指他的创新或直指人心的教学方式。诗人接着问:“还有知得者么?”表达对天目和尚智慧的认可。

“杨岐之衣到松源师祖不传”引用禅宗典故,意指天目和尚传承了杨岐派(禅宗五家之一)的精髓,但并未局限于师承衣钵,而是有所突破。他临终前对兄弟们的告诫,强调真正的修行者应走正道,而不是依赖某种特定的方法。

“黑豆法”可能是一种比喻,代表表面的修行技巧,而“难以荷负正宗”则表达了天目和尚认为真正重要的在于理解佛法的实质而非形式。最后,“临济佛法到此平沈”评价他的佛法修为已达到极高境界,却被误解或忽视。

诗的结尾“痛哉痛哉”表达了诗人对天目和尚未能被充分理解和接纳的感慨,以及对其深得师祖真谛的深深敬佩。“以此见先师,深得师祖之旨矣”再次肯定了天目和尚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一位禅宗高僧的赞美,赞扬了他的智慧、独立精神和对佛法本质的深入理解。

收录诗词(164)

释如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目和尚赞松源和尚像永长老请赞

我祖之真,是真非真。我父之赞,是赞非赞。

非真是真,非赞是赞。

塞破虚空,断杨岐旨,灭临济宗。

分付定水,打凤罗龙。

形式:

归山

衰老归山寮,山寮无杂事。

柴床石枕头,长伸两脚睡。

寒拾约不来,丰干骑虎至。

虎性本不驯,苍苔都踏碎。

春风补得完,八八六十四。

形式: 古风

永藏主到雁荡山放牧寮请益

老来自病救不了,佛病祖病孰能排。

壁上葫芦风打落,床头拄杖被尘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示收侍者

人言不是面通红,此病流来自劫空。

拈出洞山三顿棒,慈明老汉得黄龙。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