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收侍者

人言不是面通红,此病流来自劫空。

拈出洞山三顿棒,慈明老汉得黄龙。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人们说面色红润并不罕见,但这疾病源自某种深刻的劫难。
在洞山禅师那里接受三次棒喝,慈明老汉领悟了深奥的佛法精髓。

注释

人言:人们的说法,通常指一般观念。
面通红:面色红润,形容健康或羞涩。
此病:这里比喻某种精神困境或悟道难题。
劫空:佛教中的劫难,也指生命中的重大变故。
拈出:取出,引申为揭示或启发。
洞山:唐代禅宗大师马祖道一的弟子,以棒喝教学法著名。
三顿棒:三次严厉的教诲或启示。
慈明老汉:可能指洞山禅师的弟子或后继者,以慈明为号。
黄龙:禅宗术语,象征佛法的最高境界或悟道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的作品《示收侍者》。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喻,探讨了佛法的深刻内涵。"人言不是面通红",意指表面现象并非真实,暗示修行者不应被外在表象迷惑。"此病流来自劫空",则揭示了烦恼和生死轮回的本质,认为这些皆源于无常和空幻。"拈出洞山三顿棒,慈明老汉得黄龙",借用禅宗公案,洞山和尚以棒喝启发弟子,慈明老汉由此顿悟,象征着通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修过程。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乐,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

收录诗词(164)

释如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明侍者

布毛吹起便悟去,未吹布毛何不悟。

三三九九八十一,云门大师有抽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遇]韵

示恩藏主

道在目前无变易,只缘体悉有亲疏。

黄梅夜半传衣钵,七百人中一老卢。

形式: 七言绝句

示然侍者

以法传法狮子吼,以心传心铁牛机。

十方世界无行路,圆觉空中有路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此庵歌

吾结此庵寄残影,有问此庵坏不坏。

一语发出甚奇怪,随他口下答不坏。

凡属形相皆是坏,为甚此庵却不坏。

六窗俱透无一物,常光无内亦无外。

劫火洞然大千坏,吾结此庵实不坏。

行住坐卧于其中,只是寻常个境界。

有时松风閒举话,万象森罗齐爽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