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赞(其一)

声以眼闻,色以耳见。

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上与诸佛同一悲愿。

大海枯,磐石烂,我此大心方了办。

形式:

翻译

声音通过眼睛感知,色彩通过耳朵察觉。
在下与世间众生共享悲喜,在上与无数佛陀怀抱同一慈悲愿望。
哪怕大海干涸,磐石腐烂,我的广大心愿才能实现。

注释

声:声音。
闻:感知。
色:色彩。
耳:耳朵。
见:察觉。
众生:世间万物。
悲仰:悲喜之情。
诸佛:众多佛陀。
悲愿:慈悲的愿望。
大海:广阔的海洋。
磐石:坚硬的石头。
烂:腐烂。
了办:实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观音赞》其一,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声以眼闻,色以耳见",形象地描绘出观音菩萨超越常人的感应能力,她能听见众生无声的呼唤,看见他们无法察觉的颜色。诗人强调观音菩萨与世间众生同具悲悯之心,她的慈悲无边,如同大海深广,连磐石也会为之消融。

"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上与诸佛同一悲愿",进一步突显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她不仅关心凡尘疾苦,且与佛祖的悲愿相通,体现出观音在修行上的高境界。最后两句"大海枯,磐石烂,我此大心方了办",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对观音菩萨坚定信念和广大愿力的赞叹,即使天地巨变,她的慈悲之心也不会动摇,展现了观音菩萨的伟大与永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赞扬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伟大,体现了佛教中观音菩萨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91)

释道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舅氏宅

墙头杨柳老无枝,门外新泥淤旧泥。

因看儿童骑竹马,忆曾随母北归时。

形式: 七言绝句

吴太清有远役以诗寄别次韵

宇宙入八窗,芙蓉制衣裳。

两眼挂万古,深柱书传香。

笔端肤寸合,要作天下凉。

馀事亦演雅,簸弄正未妨。

颠倒走百怪,陆离罗众芳。

气焰压牛斗,何止万丈光。

笑他儿女曹,白道空茫茫。

秋风三尺剑,尘土压下方。

斫却月中桂,及此鬓未苍。

我欲援北斗,酌以椒桂浆。

文章于此道,太山一毫芒。

洙泗到伊洛,波澜正泱泱。

多少溯流人,褰裳复回翔。

孰知方寸间,一苇直可航。

勉哉吴夫子,此事当毋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坐圆常江天轩听谋西江示众语

三洲相接连,断处直如割。

中洲二十里,平沙净如刷。

云开天四垂,雨晴山一抹。

绿波三万顷,乞与渔翁拨。

纳之窗户间,道人巧点掇。

我来不忍去,倚阑腕欲脱。

草青烟冉冉,柳静浪聒聒。

天风驾沧海,奔突不可遏。

忻然见此翁,句险眼能活。

溯流欲从之,水深春岸阔。

形式: 古风

和红梅

姑射真人笑脸开,肯将颜色涴香腮。

仙游曾向桃源过,引得春风上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