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圆常江天轩听谋西江示众语

三洲相接连,断处直如割。

中洲二十里,平沙净如刷。

云开天四垂,雨晴山一抹。

绿波三万顷,乞与渔翁拨。

纳之窗户间,道人巧点掇。

我来不忍去,倚阑腕欲脱。

草青烟冉冉,柳静浪聒聒。

天风驾沧海,奔突不可遏。

忻然见此翁,句险眼能活。

溯流欲从之,水深春岸阔。

形式: 古风

翻译

三大洲相连,断裂处直似刀割。
中洲绵延二十里,平坦的沙滩洁白如洗。
云层散开,天空四角相连,雨后山色只留一抹。
碧波荡漾三万顷,我愿赠予渔翁划船拨水。
将这美景收纳窗前,道人巧妙地描绘。
我来到此,舍不得离去,倚着栏杆手腕几乎脱落。
草色青翠,炊烟袅袅,柳丝静谧,浪声嘈杂。
天风吹过大海,汹涌澎湃无法阻挡。
欣喜遇见这位老者,他的诗句艰深却充满活力。
我想要逆流而上追随他,但水深且春天的河岸宽阔。

注释

三洲:指地球上三大陆。
直如割:形容断裂处非常分明。
中洲:江河中的陆地。
净如刷:形容沙滩干净得像被刷过一样。
云开:云层散开,露出天空。
句险:指诗句富有挑战性。
溯流:逆流而上。
春岸阔:春天时河岸宽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三洲相接连,断处直如割"展现了江面洲渚相连的景象,犹如被刀削般清晰。接下来的"中洲二十里,平沙净如刷"进一步强调了江面的开阔和平静,沙地如精心打扫过一般洁净。

"云开天四垂,雨晴山一抹"描绘了云开雨霁后的天空和远山,寥廓而清新。"绿波三万顷,乞与渔翁拨"则写出江水浩渺,诗人希望与渔翁共享这份宁静。进入室内后,"纳之窗户间,道人巧点掇"描述了诗人将这美景引入视线,道人巧妙地布置,增添了诗意。

诗人沉浸其中,"我来不忍去,倚阑腕欲脱"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不愿离去。"草青烟冉冉,柳静浪聒聒"通过动态的细节描绘,如烟雾缭绕的草地和轻拍岸边的浪声,增添了生动感。"天风驾沧海,奔突不可遏"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江风的强劲,强化了自然的力量。

最后,诗人被西江谋众的智慧所吸引,"忻然见此翁,句险眼能活",表示见到智者心中欣喜,欣赏其言辞犀利。结尾"溯流欲从之,水深春岸阔"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智者,探索更深的人生哲理的愿望,呼应了江水的深远和春天的宽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宋代禅宗诗人的独特审美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91)

释道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红梅

姑射真人笑脸开,肯将颜色涴香腮。

仙游曾向桃源过,引得春风上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

东风已老南风急,浪蕊浮花和露泣。

翠袖盈盈波上来,相向美人如玉立。

轩渠一笑俱动容,彼此一样冰雪踪。

明珠散不论斛斗,清溪化作骊龙宫。

大江以东北山北,时样新妆皆失色。

古心一寸谁得知,江上晚来数峰碧。

普天之下率土滨,容著不尽胸中春。

濂溪爱花我爱叶,难将此意轻语人。

探寻胜处到深杳,两眼眈眈天地小。

不离枝叶见花实,红白纷纷迹如埽。

膝间不著无弦琴,酒中清浊时自斟。

兴寄超然八方内,身在水流香世界。

绿云冉冉拨不开,乐地可中能许大。

中通外直真绝奇,一语能觉千古迷。

二百年后谁传衣,清溪滚滚通濂溪。

形式: 古风

和沧洲尚书送坦上人

貂蝉换却章甫冠,十年出入鹓行间。

天门九重虎豹恶,手携谏疏归掩关。

白鸥浩荡沧波阔,冷看诸公治三窟。

庭院无人春日长,尚记向来频往复。

平生眼里无机云,建安馀子不足吞。

剔起枝叶见根本,上人将底酬公恩。

形式: 古风

和卧龙招隐吟

武侯与晦翁,千载两名流。

各以一臂力,能镇百世浮。

神游天地间,或为山阿留。

心期有佳人,驾言写幽忧。

水流崖华开,山空明月秋。

桂树影团团,乳鹿鸣呦呦。

荐菊秋盈筐,酌茶花满瓯。

两翁来不来,徘徊驻归驺。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