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步

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

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

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

欣然意有会,无与共此赏。

千载怀同心,陶公调可仿。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夜步》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漫步乡村的宁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

首句“幽人夜未眠”,点明了诗人深夜未眠的状态,暗示其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宁静形成对比。接着,“月出每孤往”一句,描绘了月光下独自行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氛围。

“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繁密的树林中,萤火虫闪烁,照亮了夜路;远处村落里传来的人声,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乡村夜晚的独特景象。

“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偶尔传来的鸟鸣,与露珠轻轻爬上草径的声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的画面。

最后,“欣然意有会,无与共此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虽然无人相伴,但能独自品味这美好的夜晚,已足以让他感到幸福。最后一句“千载怀同心,陶公调可仿”则流露出对古代诗人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够与古人相通,追求那份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夜步》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散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4)

高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字:存之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2年 - 1626年

相关古诗词

鲁两生

吾爱鲁两生,面折叔孙子。

洒然挥之去,身隐名不纪。

是时风云际,岂不愿膴仕。

大道吾所闻,曲学有深耻。

从此谢世人,聊以保厥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登华顶峰遂至石梁断崖观瀑布

晨策凌绝顶,夕栖入浚谷。

攒峰插天表,飞瀑掀地轴。

昧险骛前赏,升虚骋极目。

春风澹冲襟,朝曦扇轻燠。

深桃点涧红,弱柳抱溪绿。

想见花源人,胡麻饭应熟。

神仙不可期,念此媚幽独。

形式: 古风

始归

三旬通仕籍,六旬始归田。

中间立朝日,未尝淹三年。

拙宦分自定,遁世性所便。

每怀五湖志,愿栖一壑坚。

飞鸟脱笼中,游鱼归故渊。

岂诚异时好,所好各有专。

驱逐车马尘,何如松竹间。

晨起日三商,夜坐月一天。

静默契神理,夷犹玩简编。

所务愿不违,至人乐已全。

形式: 古风

三月三日棠林修褉

良辰维上巳,选胜遵水侧。

灌木翳繁阴,原畴免登陟。

长川羡游鳞,高云睇归翼。

羽觞催莫停,阳乌渐西匿。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