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日

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

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

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

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

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

不能使此邦,利泽施诸侯。

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

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

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

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

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

唯士欲自达,穷通非外求。

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

行虽耻强勉,闭户非良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阳光普照大地,正当它在天空中央停留。
春风在大地上漫步,随季节而流转。
和煦的气息吹过,干枯的事物变得湿润柔软。
爱与欲望滋养万物,却难以在一个地方停滞。
忙碌的孔子啊,他深知时间的重要性。
他无法让这个国家的福祉惠及所有诸侯。
不如驾车出行,让更多人遇见我。
当年有三千弟子,来自齐、宋、楚、陈、周各国。
小的能理解我的大致理念,大的能领悟深奥的秘密。
道义传播,学问因此成为圣贤之道,如同源头不断流淌。
我起初像葫芦般无知,谁能理解我孔子呢?
只有士人想要自我实现,穷困或显贵无需外求。
并不一定要辅佐天子,才能通晓天地间的九畴法则。
虽然行走时会感到勉强,但闭门不出并非明智之举。

注释

日照:阳光照射。
中天:天空中央。
春风:春天的风。
周游:四处游走。
和气:温和的气息。
槁乾:干枯。
势难:难以做到。
栖栖:忙碌的样子。
利泽:恩惠与利益。
齐宋楚陈周:古代的五个大国。
奥幽:深奥的秘密。
匏瓜:葫芦。
士:读书人。
穷通:困厄与显达。
九畴:古代的九种自然现象或法则。
强勉:勉强行事。
良谋:好的策略。

鉴赏

这首诗名为《惜日》,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全诗围绕“惜日”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光阴的珍视以及对个人才华和学问传播的渴望。

首句“白日照四方,当在中天留”,描绘出阳光普照大地的情景,强调要珍惜这宝贵的时光。接着,“春风地上行,当与时周游”则表达了随着季节的变换,应及时行走于世间,广泛接触人事,以此丰富个人的学问和见识。

“和气所披拂,槁乾却湿柔”一句,通过对春风温和、能够使干燥之物变得湿润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于和谐气氛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的学问能被广泛接受,并且滋养万物。

“爱欲传万物,势难停一州”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传播的热忱与困境。他渴望将知识传遍天下,但现实中却面临种种阻碍和局限。

接下来的“栖栖孔子者,惜日此之由”则点明了孔子的形象,他也是一位珍视光阴、勤于学问的人物。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时间的珍重以及对知识传承的尊崇。

至于“不能使此邦,利泽施诸侯”,则是表达了虽然个人无法像古代圣君那样广泛地施惠于天下,但仍然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给予周围的人带来好处。

随后的“岂若驾以行,使我遇者稠”一句,作者设想如果能乘坐车马自由出行,那么将会遇到更多的人,从而使得自己所学得以传播开去。

“当时三千人,齐宋楚陈周”,这里提到的“三千人”是指古代圣贤之多,而“齐、宋、楚、陈、周”则代表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学问。

“小者传吾粗,大能传奥幽”一句中,“小者”意指浅显易懂的知识,“大能”则是深邃难解的学问。作者希望自己能够传播这两方面的知识,让人们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触及更深层次的智慧。

“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此句表达了通过广泛地学习和实践圣贤之道,使得各种知识和智慧像溪流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开来。

最后,“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一句中“匏瓜”比喻作者自己最初的学问浅薄,而“彼亦孰知丘”则是说别人对于自己的学问深度也未必了解。

结尾的“唯士欲自达,穷通非外求。岂必相天子,乃能经九畴。行虽耻强勉,闭户非良谋”,作者表明只有通过个人努力和探索来达到学问上的高度,而不应仅依赖于外界的认可或是皇权的支持。他认为,即使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被世人视为过于急进,但关起门来学习和思考绝不是好策略。

综上所述,《惜日》这首诗通过对光阴、春风、学问传播等元素的精彩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时间的珍重以及对知识与才华传承的迫切期待。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望钟山

伫立望钟山,阳春更萧瑟。

暮寻北郭归,故绕东冈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质]韵

望晼山马上作

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于此忽。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形式: 古风

梁王吹台

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

况乃汉骄子,魂游谁肯逢。

缅思当盛时,警跸在虚空。

蛾眉倚高寒,环佩吹玲珑。

大梁千万家,回首云濛濛。

仰不见王处,云间指青红。

宾客有司马,邹枚避其锋。

洒笔飞鸟上,为王赋雌雄。

惜今此不传,楚辞擅无穷。

空馀一丘土,千载播悲风。

形式: 古风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