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年前持节绥边,犹忆迹寄肥阳,杖履殷勤劳顾问;
百战后沿江设险,不须碑留岘首,苍黎歌泣遍东南。
此挽联以深情缅怀彭玉麟将军,其功勋卓著,影响深远。上联“七年前持节绥边”开篇点明将军曾于七年前持节镇守边疆,展现了其在边防事务上的卓越贡献。“犹忆迹寄肥阳”则通过回忆将军驻守肥阳的往事,表达了对将军过往功绩的怀念与敬仰。“杖履殷勤劳顾问”一句,生动描绘了将军勤勉问政、关心民生的形象,体现了其作为领导者的亲民精神。
下联“百战后沿江设险”承上启下,概述了将军在多次战役后的战略部署,展现其军事才能与远见。“不须碑留岘首”则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将军功绩无需外在表彰的崇高评价,进一步突显其内敛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苍黎歌泣遍东南”收尾,以百姓的歌颂与泪水,形象地表达了将军在东南地区的深远影响与人民的深切怀念,彰显了其深受爱戴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彭玉麟将军的军事才能、勤政爱民的品德,还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其功绩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是一幅生动展现将军生平与影响的艺术画卷。
不详
节麾千里别,风餐露宿,噩耗惊传,悔博微名负知己;
升斗半生谋,栋折榱崩,孤寒失庇,勉循遗训勖同寅。
强国之基,基之市郡,五尚书后,一老成凋,问谁灌自治花,早开吾邑;
变法在学,学在交通,或创始艰,或赞成力,未起就立患草,应哭苍生。
蠲铨衡弊,浚财赋源,精神瘁议政育才,独惜置邮功未竟;
动天下悲,失吾湘望,遗爱留口碑铜像,不忘盛德死犹生。
秉政近四十年,有文章名世,有勋业名世;
哀声震九万里,为学界哭公,为天下哭公。